許多人都覺得隔夜茶不能喝, 說法很多, 其中比較“危言聳聽”的是說喝隔夜茶會得癌症, 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首先隔夜茶的概念和放置時間較長的茶水很難區別, 早晨泡的茶下午喝很常見, 深夜工作泡的茶, 清早起床後喝, 茶水中發生的變化不會比白天大, 如果非得說有什麼不同的話, 倒是白天的氣溫高, 茶水變化可能更大些。
茶水放置時間長了, 會發生一些什麼變化呢?研究表明, 最主要的變化是茶多酚的進一步氧化, 顏色加深。 一杯清澈碧綠的茶水,
茶水放過夜後, 會產生亞硝胺這種致癌物質。
首先, 應該肯定茶葉中即使有亞硝胺, 也是微不足道的, 我們日常食用的許多食物中, 如麵包、蔬菜, 醃菜、鹹魚、鹹肉等均含有亞硝胺, 而且量較茶水中多多了。 可也沒見大家都不吃飯菜了。 每千克肉製品中的亞硝胺含量有4~50微克, 豈不是很可怕, 其實非也, 因為人體本身就有分解亞硝胺的功能。
再說, 亞硝胺要達到每千克體重吸收100~20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 而且是常年持續性大劑量的服用。
另外, 研究顯示, 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 都是亞硝胺天然抑制劑。 因此喝茶還能消除其他含有亞硝胺食物帶來的危害。 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通過清除氧自由基, 抑制脂質過氧化, 對其他致癌物的抑制效果也相當明顯。 茶水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 也有輔助抗癌的功效。
所以, 隔夜茶或是沖泡時間過久的茶水, 只要沒有變質, 是沒有毒害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