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治療胃潰瘍

飲食時間不正常, 早一餐晚一餐;飲食的量不正常, “有得吃時脹穿肚, 沒得吃時餓穿窿”;還有長時間的工作壓力, 長期的精神壓抑寡歡, 還有突發的事件應激, 都可以導致胃痛胃炎胃潰瘍。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沒有規律, 胃脘部經常時不時隱隱作痛, 或者冷痛, 剌痛及其它不適, 常伴有食欲不振, 痞悶或脹滿, 噁心欲吐, 吞酸嘈雜等, 那麼就基本上可以確定得了胃炎胃潰瘍。

胃痛胃炎胃潰瘍的發生發展及發作通常也常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勞累、受寒、感冒等因素而引發, 也可以是無任何自我感覺症狀表現者在平時體檢中檢查出來。

無自我感覺症狀的胃炎胃潰瘍病人, 發作時往往更急驟更危險, 治療起來也更困難。

在西醫方面, 除了一味地抑酸制酸之外, 對胃痛胃炎胃潰瘍沒有什麼有效治療。 而且西藥是很散的, 有很多病人在服用西藥後甚至胃更痛, 胃炎胃潰瘍的損害加深。 而由胃炎胃潰瘍所引起的胃痛, 西醫方面也只有服用止痛藥, 沒有辦法從根本上進行醫治。

中醫中藥治療胃痛胃炎胃潰瘍方面一直以來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中醫將胃痛胃炎胃潰瘍主症分為外感邪氣、飲食所傷、情志不遂等病因所引發, 起病之初多為單一病因, 病變比較單純。 日久常多種病因相互作用, 病情複雜。 胃痛胃炎胃潰瘍的主要病變臟腑為胃,

病因較多, 病機演變亦較複雜, 又常涉及多個臟腑。 胃氣失和, 氣機不利, 胃失濡養是發生胃痛胃炎胃潰瘍的主要病機, 常與肝脾等臟腑有關。 胃痛胃炎胃潰瘍初期, 病變臟腑單一, 久則相互影響, 由實轉虛, 虛實錯雜, 遷延不愈。 臨床上外邪、食停、氣滯、熱鬱、血瘀、濕阻等多屬實證;脾胃虛寒、胃陰虧虛等多為虛證。 且各證型之間, 可合併出現, 可相互轉化, 可由實轉虛, 可因虛致實, 可虛實夾雜, 可由寒化熱, 寒熱錯雜;可因氣滯而血虛;可由瘀血阻遏氣機而氣滯。 總之, 胃病的症型是非常複雜的, 如果不能分清主症和兼症, 及其各種病機, 則很難對症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胃痛胃炎胃潰瘍常以理氣和胃止痛為基本,

並目審證求因, 審因論治。 邪實者以祛邪為急, 正虛者以扶正當先, 虛實夾雜者又應邪正兼顧。 經常聽很多中醫師把“通則不痛”的治法經常掛在嘴邊, 可真正理解的又有幾個?在辨治胃痛胃炎胃潰瘍時, 不能把“通”狹義地理解為通下治法, 而應從廣義的角度去理解和運用。 散寒、消食、理氣、泄熱、化瘀、除濕、養陰、溫陽等治法, 均可起“通”的作用。 在審因論治的同時, 適當配合辛香理氣的中藥, 才能共奏“通則不痛”的功效。 但服用此類中藥, 還要掌握藥量, 不可乙太過, 以免傷津耗氣。 應“謹守病機, 各司其屬”, 辨證地運用通法。 《醫學正傳》裡面就說有:“所痛之部, 有氣血陰陽之不同, 苦概以行氣消導為治, 漫雲通則不痛, 夾通則不痛, 理也。 但通之法,
各有不同。 調氣以和血, 調血以和氣, 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 中結者使之旁達, 赤通也;虛者助之使通, 寒通溫之使通, 無非通之之法也, 若必以下泄者為通, 則妄矣。 ”

治療胃病中藥煲服方法:將一付中藥倒入瓦煲中(或者鋁煲或鐵煲或不銹鋼煲內, 但一定不能用銅質器具), 倒兩碗水入煲中(如果還未沒過藥面, 可適宜加少許水), 浸泡10分鐘左右, 然後中火燒至水開, 再用細火熬5至10分鐘, 即可。 倒出來涼至溫暖服用。 剩下的藥渣用清水侵泡著, 下次直接再煲就可以了。 當煲服三次後即可將藥渣棄之, 第二天又換一付新的中藥。 一天一付藥, 一付藥煲三次, 亦即一天服三次中藥。 (注意:完全沒有必要像現在半西不中的中醫師所說的那樣,

先將一付中藥連續煲出三次藥湯, 然後將三次所得到的藥湯混在一起, 再分成三等份, 每次服用一份藥湯。 完全沒有必要這樣, 只需每煲一次中藥就將此次所得到的藥湯全部服用完, 第二次, 第三次煲服也是一樣。

對胃痛胃炎胃潰瘍的病人, 要重視精神與飲食方面的調攝。 有很多病人得病就是因為工作壓力大, 飲食不正常。 保持精神愉快, 性格開朗, 勞逸結合, 切忌暴飲暴食, 或饑飲失常, 飲食以少食多餐, 清淡易消化為原則, 可以減輕胃痛胃炎胃潰瘍的發作, 達到有利疾病轉歸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