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汗證的黃芪苦酒方

中醫有些病症, 一般人不會瞭解。 因為平時說的少, 我們常見的疾病也不多。 汗證也是中醫病症的一種, 治療汗證還是比較複雜的,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種中醫藥酒, 黃芪苦酒方。 黃芪苦酒方的功效很好, 來看黃芪苦酒方的用法!

汗證是指人體陰陽失調, 營衛不和, 腠理開不利而引起汗液處泄的病證。 根據其臨床表現, 汗證又可分為自汗、盜汗、戰汗、絕汗、黃汗等。 治療汗證的藥酒較少, 這裡選的黃芪苦酒方是治療黃汗的藥酒方。

配方

黃芪五兩, 芍藥(醋炒), 桂(去皮)各三兩。

制法

上如麻豆, 每服五錢匕, 苦酒一盞半,

煎至七分。 一方用苦酒之合, 水一盞半, 同煎。

主治

黃汗, 身體腫, 發熱汗出而不渴, 狀如風水, 汗水沾衣色黃如藥汁, 脈自沉。 此由汗出入水中浴, 水入汗孔, 從外而得之。

用法

去滓溫服, 服之當心煩, 苦酒阻故也。

說明

《普濟方》注出《備急千金要方》。

汗證的病因

汗是人體五液之一, 是由陽氣蒸化津液而來。 心主血, 汗為心之液, 陽為衛氣, 陰為營血, 陰陽平衡, 營衛調和, 則津液內斂。 反之, 若陰陽臟腑氣血失調, 營衛不和, 衛陽不固, 腠理開闔不利, 則汗液外泄。 小兒汗證的發生, 多由體虛所致。 其主要病因為稟賦不足, 調護失宜。

汗證的病機

1、肺衛不固

小兒臟腑嬌嫩, 元氣未充, 腠理不密, 所以容易出汗。 若先天稟賦不足, 或後天脾胃失調, 肺氣虛弱,

均可自汗或盜汗。 肺主皮毛, 脾主肌肉, 肺脾氣虛, 表虛不固, 故汗出不止。

2、營衛失調

營衛為水穀之精氣, 化生血脈, 行於經隧之中為營氣, 其不循經絡而直達肌表, 充實於皮毛分肉之間為衛氣, 故有營行脈中, 衛行脈外之論述。 正常狀態下, 營衛之行不失其常。 若小兒營衛之氣生成不足, 或受疾病影響, 或病後護理不當, 營衛不和, 致營氣不能內守而斂藏, 衛氣不能衛外而固密, 則津液從皮毛外泄, 發為汗證。

3、氣陰虧虛

氣屬陽, 血屬陰。 小兒血氣嫩弱, 若大病久病之後, 氣血虧損;或先天不足, 後天失養的體弱小兒, 氣陰虛虧。 氣虛不能斂陰, 陰虧虛火內熾, 迫津外泄而為汗。

4、濕熱破蒸

小兒脾常不足, 若平素飲食甘肥厚膩, 可致積滯內生,

鬱而生熱。 甘能助濕, 肥能生熱, 蘊阻脾胃, 濕熱鬱蒸, 外泄肌表而致汗出。

結語:有關黃芪苦酒方的功效和用法,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黃芪苦酒方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了。 黃芪苦酒方能治療汗證, 對於此疾病的病因和病機, 上述也作出了詳細的解釋了。 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