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肝臟為何容易受到藥物的傷害

近幾年來, 食藥監局就傷肝提出警示的藥物還有一些, 如:痔血膠囊、苯溴馬隆(抗痛風藥)、壯骨關節丸、奧利司他(減肥藥)、白蝕丸、克銀丸、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等等。 其中, 有西藥也有中成藥。

藥監部門為何頻發藥物傷肝的警示?是因為收到了相當數量的不良反應/事件的報告, 希望提請人們重視, 避免再出類似的悲劇。 如在警示後, 還不能降低其發生率, 則會取消上市許可, 一舉了斷。 因傷肝而退市的藥物是比較多的。

肝臟為何容易受藥物的傷害?

在人體各器官中, 肝臟受到的藥害是相當的多。 這是因為肝臟易受藥物的傷害。

下面給說說這個原因。

肝臟所在的位置很特殊。 肝臟在右上腹, 處在胃腸道與心臟之間, 分別由門靜脈和肝靜脈連接。 從消化器官吸收的食物及混在裡面的毒素, 要到心臟再經血液迴圈分佈到全身, 只能有這條通路。 對於毒素或藥物來說, 肝臟是個“海關”。 藥物說明書上藥代動力學一欄中說的首關效應, 就是指口服藥物吸收後第一次經過肝臟裡的代謝。 首關是口服藥繞不過去的卡。 肝臟處在異物處理的一線。

其次, 肝臟的供血特殊。 除了輸送口服吸收的營養素的門靜脈外, 還有肝動脈輸入富氧的血液。 後者還會把血中的一些物質(包括已通過首關代謝的藥物), 陸陸續續地帶進肝臟接受處理。

這雙重供血, 使肝臟中遇到的毒素(從藥物和食物中得到)的量, 比那一個器官都多。

以上兩個特殊, 實際上是為第三個特殊創造運輸條件。 這個特殊就是功能特殊。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功能最多、最繁忙的化工廠。 生產上千種的酶(屬蛋白質)來催化這些化學過程。 原料源源不斷的從門靜脈和肝動脈送進來, 產品也不斷的通過肝靜脈或膽道流出去。 吃進的物質有許多要在肝臟裡被加工(代謝), 有毒的物質在這裡被解毒破壞。 肝臟可以生產(合成)身體需要的膽固醇、酶(蛋白質)等多種物質;肝臟可把衰老的紅細胞(每秒鐘一個成人會有上千萬個紅血球死亡)破壞, 分解成原料重新利用, 其中部分用來製造膽汁。 另外肝臟還是一個“智慧”的倉庫,

能儲存糖(肝糖原)、脂肪等營養物質, 在需要時又適時釋放出來。 ﹍﹍肝臟的工作非常的多。

大家知道, 現實中的化工廠, 是潛在的事故高發區。 火災、爆炸、污染、毒物洩漏等時有發生。 體內的化工廠, 雖不會失火爆炸(由酶催化, 反應在體溫進行), 出事故出錯的可能性也同樣多。 出錯就可能使肝臟受傷害。 例如, 肝臟合成膽酸分泌膽汁, 在其分泌排泄的過程如受到藥物作用的阻礙, 即成膽汁淤積, 症狀為黃疸(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

現實生活中的化工廠配有較強的防火防爆防毒的設施。 同樣, 肝臟也有極強的防毒害能力。 人體器官中, 肝臟具有獨特的儲備和再生修復能力。 肝工作細胞被破壞了85%,

還能繼續工作;即使手術切掉一大塊, 幾個月內可再生並回復到原有的大小。 這是好事, 也有不足, 因為當得到肝臟受傷的警告時, 已經被害得不輕了, 好多急性肝衰來得似乎沒有先兆。

毒素、致癌物會直接攻擊肝細胞。 而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外來物質代謝時, 還會產生少量的活化代謝物中間體, 雖然存在的時間很短, 但會直接攻擊肝細胞。 如常用的對乙醯氨基酚在過量服用時會被氧化成“亞胺醌”, 亞胺醌可與肝蛋白緊緊結合, 直接把肝細胞弄死(參見博文:“傷肝”的對乙醯氨基酚, 緣由及對策)。 這些由藥物代謝產生的活性中間體(含自由基), 是傷肝的重要因素。

進入肝臟的毒物多, 毒物(活化代謝物中間體)在肝臟發難的機會也多。

這使肝臟比其他器官更容易受到藥物的傷害。 現已揭示出, 肝臟受損的種種機制。 可導致肝細胞壞死, 或凋亡, 或導致肝臟發炎, 或成脂肪肝、肝硬化, 甚至導致肝癌等。 研究的結果, 有助於避免或減少藥物的相應的毒副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