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鼻咽癌的臨床及影像學診斷

(一)臨床檢查

凡有五官症狀或有頭痛、頸部腫塊或普查eb病毒抗體效價, 尤其是ea-iga效價明顯增高者, 均應作鼻咽鏡、影像學等一系列臨床檢查以能確診。

1.後鼻鏡檢查 是診斷鼻咽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檢查, 經口腔後鼻鏡檢查, 一般可觀察到鼻咽腔內有無腫塊及鼻咽粘膜有無糜爛潰瘍、出血、壞死等異常改變, 並可在後鼻鏡明示下鉗取病變處組織送病理檢查。

2.前鼻鏡檢查 有鼻堵、涕血等均應行前鼻鏡檢查, 以觀察鼻道有無腫塊、出血、壞死物等, 並要排除下鼻甲肥大, 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堵。 有時僅通過鼻部前鼻鏡即可行鼻腔鼻咽腫物活檢。

3.光導纖維鏡檢查 經鼻腔表面麻醉及收縮鼻腔粘膜血管後由鼻腔進路置入光導纖維鼻咽鏡, 可以清楚觀察到鼻腔及鼻咽腔的病變。 光導纖維鏡檢察的優點有:

(1)不受患者張口大小及咽反射制約。

(2)能更好地發現粘膜表面細微病變, 尤其是深藏於隱窩頂、咽鼓管咽口處的小病灶都可以查出並可直接鉗取活檢。

(3)與前後鼻鏡相比, 侵犯後鼻孔、鼻腔的檢出率高, 與ct比檢出率也高而且準確。

(4)在光導纖維鏡直視下, 令病人作吞咽動作時動態檢查, 易鑒別療中或療畢粘膜下有無殘存腫瘤。 在雙側鼻道狹窄或堵塞時, 可於口腔、口咽部表面麻醉後, 經軟齶緣置入鼻咽腔同樣能取得上述效果。

(二)影像診斷

1.X線平片檢查 鼻咽側位片、顱底片、頸靜脈孔片、舌下神經孔片、蝶竇側位體層片及鼻咽鋇膠漿造影片等是過去診斷鼻咽癌常規影像檢查, 目前已常被CT和MRI取代, 但臨床採用上述部分X線片, 作為ct和MRI的互補還是有其長處。

2.CT/MRI檢查 可清楚顯示鼻咽腔內病變, 更可清楚顯示病變腔外侵犯的部位、範圍大小、深在的轉移淋巴結及骨、肺、肝的轉移情況, 對病變分期、治療方案及放療計畫的設定、預後估計、隨診等都大有幫助, 這是常規x線平片檢查難以達到的, 現在已成為放療前必不可少的檢查。 文獻報導利用CT/RMI顯示病變設計放射治療計畫可使5年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

CT與MRI檢查兩種方法比較, CT顯示顱底骨破壞較直觀清晰,

而mri有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等三維顯示, 可更清楚檢查咽旁侵犯的軟組織腫物、淋巴結腫大、顱底各天然孔道腫瘤侵犯情況、顱神經受侵的增粗、腦膜受侵的不規則增厚、椎體轉移脊神經受壓的改變等。 此外, 腦實質的病變(如腔隙性腦梗死、放射性腦壞死等)、放射治療後咽旁間隙改變的定性(放射性纖維變抑或腫瘤殘存與復發)MRI顯示比CT更清晰。 建議作鼻咽CT掃描時, 應同時作冠狀面掃描, 並作注射對比劑增強掃描及調節窗位元顯露骨窗, 觀察顱底骨的改變。 MRI檢查時, 同樣應作增強掃描才能正確評價。

3.B超檢查 比較經濟, 無損傷性, 可短期內重複檢查, 便於密切隨診動態觀察, 主要用於頸部檢查:

(1)有助於檢查臨床觸診陰性的腫大淋巴結。

(2)可判斷頸腫塊是實性或是囊性, 即轉移淋巴結有無液化壞死, 有助於臨床考慮轉移淋巴結放射治療效果及進一步處理。

(3)多普勒彩超檢查頸部淋巴結, 更可依據結內有無血流、高血流還是低血流及其分佈部位, 來判斷是否屬轉移淋巴結。 目前認為, 超聲多普勒對頸轉移淋巴結的診斷符合率約95%左右, 高於MRI和CT的結果。 此外, 超聲多普勒檢查以觀察頸內、外及頸總動脈療前、後縮窄改變也是一種可信的方法。

4.放射性核素骨顯像 這一檢查靈敏度高、無損傷性, 可能在骨轉移症狀出現前3個月或x線平片檢查出骨破壞前3~6個月內即有放射性濃集表現。 在有骨痛或骨叩壓痛區放射性核素骨顯像陽性符合率一般比x平片高30%左右。

當然, 放射性核素檢查時有假陽性的情況, 尤其是曾遭受骨外傷或骨炎症時, 故應以臨床查體、X線片或CT、MRI等作為診斷依據。

(三)血清學檢查

鼻咽癌患者常伴有血清EB病毒抗體VER—IgA和RA—IgA效價增高。 可能在有臨床症狀前已有EB病毒抗體陽性, 其效價水平常隨病情的進展而增高, 隨著病情好轉而下降。

(四)病理檢查

鼻咽癌的病理分類及其各自生物學特點中, 需要強調的是:

1.腫瘤活組織病理檢查是確診鼻咽癌的唯一定性手段, 是其它臨床檢查不能替代的。 無論是初診初治還是療後復發再治, 治療前都必須取得病理證實。

2.鼻咽頸部都有腫塊的活檢取材部位應首選鼻咽, 因鼻咽活檢方便快捷、損傷小、預後影響小, 若一次活檢陰性, 還可重複再取。

3.鼻咽重復活檢病理陰性或鼻咽鏡未見病變的才做頸部淋巴結的活檢。頸淋巴結活檢應取單個的、估計能完整切下的行切除活檢為好,不宜在一個轉移淋巴結上切取一小塊標本或反復穿次活檢,有報告認為頸淋巴結切取或穿刺活檢會增加遠轉率,最高達20%,明顯影響預後。

還可重複再取。

3.鼻咽重復活檢病理陰性或鼻咽鏡未見病變的才做頸部淋巴結的活檢。頸淋巴結活檢應取單個的、估計能完整切下的行切除活檢為好,不宜在一個轉移淋巴結上切取一小塊標本或反復穿次活檢,有報告認為頸淋巴結切取或穿刺活檢會增加遠轉率,最高達20%,明顯影響預後。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

    鼻咽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容易被患者及醫生所忽略。這些症狀包括流鼻血、流鼻涕、鼻塞或耳咽管閉塞使聽覺受阻。至於出血的現象很少在早期出現,稍後的症狀則包括影像重疊、面部疼痛及頭痛。由於鼻咽有一個強... [詳細答案]

  • 4回答

    牙痛與鼻咽癌的關係?

    你好,牙疼,臉腫,頭痛,這種情況最可能是炎症導致的,並不是什麼鼻咽癌的。你這樣做,先不要做CT,到一般的醫院打點滴治療,如果沒有好轉,再看看檢查。 [詳細答案]

  • 4回答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ct實圖

    這類圖片網上應該可以找到不少,由於原發癌突破表面黏膜而出現血涕,常于回吸時鼻分泌物帶有血絲或血塊,以晨起後多見,是早期症狀之一。晚期癌腫潰爛時,可有膿樣涕或引起不易制止的大量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險。初... [詳細答案]

  • 3回答

    鼻炎與鼻咽癌的有什麼區別

    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疼等症狀。鼻咽癌是鼻部惡性腫瘤之一,病情比較嚴重,需要手術配合放化療加以治療。 [詳細答案]

  • 2回答

    你好:鼻咽癌的治療方案中靶向治療是怎麼回事?

    你好,分子靶向治療是21世紀鼻咽癌治療的突破性的發展,代表了鼻咽癌治療的發展方向。表皮生長因數受體是鼻咽癌發生中的一個重要的原癌基因,在幾乎100%的鼻咽癌中表達。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