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接受失敗 家長應該如何疏導

小孩子都是爭強好勝的, 這是正常現象, 但是, 現在有很多小孩子, 由於沒有接觸其他小孩子的機會, 每天纏著跟大人玩, 而大人總是在遊戲和比賽中讓著孩子, 時間長了, 小孩子就會總是想贏怕輸, 如果輸了, 就會哭鬧, 對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利。 那麼, 孩子不肯接受失敗怎麼辦?孩子總是輸不起該怎麼辦呢?

搞清孩子不願接受失敗的原因

(1)贏的機會太多了:成人應該控制輸贏節奏, 讓孩子有輸有贏。

(2)讚美得太多了:很多家長經常鼓勵、讚美孩子, 凡事應有度, 過多的讚美會使孩子產生錯覺, 以為自己很了不起,

甚至完美無缺, 從而無法面對自己的瑕疵。

(3)自信心較低:有的孩子怕被別人取笑, 不能接受失敗的事實, 甚至不敢參與競爭。

(4)害怕讓家人或老師失望:成人適當的期望可以激勵孩子積極向上, 使孩子勇於接受挑戰。 然而有些孩子卻是成人不適當期望的犧牲品, 孩子很希望讓父母滿意, 常竭盡全力去爭取成功, 一旦輸了, 除了對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無法獲得心理平衡外, 還很在意成人對自己的看法, 害怕讓家人或老師失望。 這種壓力之下, 或許孩子可以獲得許多成功, 但因太在乎結果, 而不能享受到內心的平靜。

孩子無法接受失敗, 家長怎麼辦?

如果你的孩子害怕面對失敗, 或者是總是表現的蠻不在乎, 打架, 逃避,

或者是找藉口, 這些行為都需要父母們去説明孩子建立信心, 幫助孩子面對困難。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磨練意志, 鍛煉孩子的心理能力, 讓孩子知道失敗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自己不願意去面對事實。 鼓勵孩子勇敢承認錯誤, 再接再厲, 爭取下次做的更好。 成人可以協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增強競賽信心。 先找水準相仿的孩子一起玩, 也可讓孩子在準備充分、壓力較小的環境中模擬競賽, 增強自信。 要避免過度保護, 讓孩子多一些和外界接觸的機會。 還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向孩子解釋“失敗是成功之母。 ”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的過程中, 曾失敗過兩萬五千次, 最後才獲得成功。

經常故意輸給孩子, 孩子會以為他永遠都應該是贏家,

但現實生活並不是如此, 他總要面對自己所不擅長的事情, 總要學會怎樣應付輸的局面。

成人的責任當然並不是為了討孩子的歡心, 而是要他學會承擔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