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發佈2010年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民族醫醫院檢查評估細則, 其中要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民族醫醫院在發展規劃措施、人員配備、臨床科室建設、重點專科建設、藥事管理、特色護理、文化建設等方面要突出中西醫結合和民族醫的特色優勢。 這是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開展以來, 首次為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民族醫醫院單獨列出檢查評估細則, 並分別制定了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的細則。
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民族醫醫院檢查評估細則均包含發揮特色優勢的措施、人員配備與培訓、臨床科室建設、重點專科建設、中藥(民族藥)藥事管理、中醫(民族醫)特色護理、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建設等7個方面檢查內容,
細則明確提出, 醫院中長期發展規劃要體現以中西醫結合(民族醫藥)為主的發展方向, 要有發揮中西醫結合(民族醫藥)特色優勢的鼓勵措施和考核制度。
在人員配備和培訓方面, 醫院中醫或民族醫醫師和中西醫結合人員占比≥60%, 可獲得該項滿分, 比例每降低1%, 則扣除1分;藥劑人員中西醫結合醫院標準為中藥人員不低於40%, 而民族醫醫院民族藥人員不低於60%。 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民族醫藥相關專業知識培訓時長和培訓措施等也是檢查重要內容。
臨床科室建設中, 科室名稱的規範與否、科室建設與管理是否體現特色優勢、有沒有制定並實施常見病及優勢病種中西醫結合(民族醫)診療方案、病歷和處方書寫是否規範、中醫(民族醫)診療設備的使用、非藥物中醫(民族醫)技術的應用等均是檢查評估的重點專案, 也將決定醫院評估得分的高低。
藥事管理部分, 則按照《醫院中藥房基本標準》, 對不符合人員配備要求、面積不達標、制度不健全的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 扣除一定分數。 對於護理人員, 細則提出, 護士應掌握本科常見病的中醫護理常規和中醫護理基本操作, 能夠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
文化建設方面, 細則明確, 醫院要在建築風格、內部裝飾、醫院標識、庭院等醫院環境形象體系建設體現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 建立並不斷完善行為規範體系, 形成富含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特色的服務文化和管理文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該細則的發佈, 有助於推動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開展好2010年管理年活動, 促進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