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性肛瘺和高位肛瘺是最難治的兩類肛瘺, 如何準確找到內口(疾病的感染源)和如何保護肛門功能是最難的兩個環節, 前者直接決定疾病能否治癒, 後者則決定術後是否留有後遺症。 確定內口目前普遍的做法有指診、探針探查、造影等, 對簡單的有一定準確度, 但對複雜的瘺道效果就差, 術後大量的復發病例多是此種情況。 保護肛門功能, 最傳統、也是目前最普遍的辦法是掛線, 但此種方法痛苦大, 癒合時間長, 術後局部瘢痕重, 事實證明對肛門功能的保護並沒質的變化。
安氏療法通過對肛瘺的深入研究,
一、複雜性肛瘺:主灶切開對口引流術
複雜性肛瘺是指多外口或多瘺管的一類肛瘺, 多是遷延日久不治而成, 因瘺管多、走行複雜, 被認為是最麻煩的肛腸病。
1、內口定位法領先
“復發”, 對許多患者是一個恐懼的詞, 但許多患者又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 所以一些人由此對手術產生懷疑, “我做了手術為什麼還沒好”?那麼復發到底是因為什麼?說起來原因很多, 但其中最主要一條就是術中沒找到內口,
安氏療法對瘺管通暢的複雜性肛瘺首次採用雙氧水灌注法來確定內口, 準確迅速, 一舉多得。 對瘺管不暢通的肛瘺, 首先根據外口位置對內口位置進行大概判斷(經驗定位法, 找到了內外口的對應規律, 糾正索羅門定律的許多錯誤), 然後逐步切開逐步探查或逐步切開逐步灌注雙氧水, 綜合運用幾種探查法, 最終對內口進行準確定位。 故安氏療法治療的肛瘺極少復發。
2、新的手術原則領先
古往今來, “從內口至外口全部切開瘺管”是肛瘺手術所遵循的不變原則, 也是治癒肛瘺的唯一途徑。 如果但從治病角度考慮, 這一原則無可挑剔。 但問題是, 對多外口多瘺管的複雜性肛瘺, 在治病的同時肛緣外就會被多處切開, 肛門內外括約肌也會被多處切斷。 術後不僅痛苦大、需要較長時間恢復, 而且還極有可能出現肛門變形、移位或不全失禁等後遺症, 所以往往是得不償失。
安氏療法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嘗試切開兩頭曠置中間(抓兩頭放中間)的“非全切開”手術原則, 即對內口和外口分主次分別處理, 內口及主管切開, 外口擴創, 中間部分保留, 化複雜為單純, 臨床稱為“主灶切開對口引流”。
二、高位肛瘺:主灶切開高位引流術
高位肛瘺是指瘺管超過肛提肌的一類肛瘺, 因手術要牽涉到肛門的核心結構“肛直環”, 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最難治的肛腸病。
1、高位肛瘺低位元治
不用掛線用什麼?安氏療法再次採用抓主要矛盾分而治之, 巧妙解決了高位肛瘺的治療難題。 方法的創新是建立在對疾病本質的認識上, 所謂的“高位”只是瘺管高, 而內口並不高, 極個別病例在直腸壁有口也不是內口, 而是潰破口,
2、獨棄掛線法
“肛直環”是肛門肌肉的集合體, 承擔著肛門的開合功能, 高位肛瘺瘺管的水準位置超過肛直環, 按照傳統的治療原則, 手術勢必會傷及肛直環, 所以臨床醫生常常是左右為難。 難則生變, 傳統中醫的掛線法被醫生們委以重用, 什麼樣的肛瘺幾根皮筋勒上就可高枕無憂, 掛線療法成了這些醫生手術時心中的安慰劑和“保險杠”。 也難怪, 除了掛線又能怎樣。 殊不知,掛線法除了存在盲目製造內口易復發外,術後長時間難以忍受的疼痛、較長的恢復期、較重的瘢痕和較深的瘢痕溝都是這一方法致命的缺點,同時在所謂的“安全”問題上比直接手術並無質的改善。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怎能不棄。
殊不知,掛線法除了存在盲目製造內口易復發外,術後長時間難以忍受的疼痛、較長的恢復期、較重的瘢痕和較深的瘢痕溝都是這一方法致命的缺點,同時在所謂的“安全”問題上比直接手術並無質的改善。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怎能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