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 一般是指親人、夫妻之間的漠視、譏諷、疏遠、拒絕溝通, 被傷害者得承受來自心靈和情感上的雙重折磨, 亦稱“精神虐待”。 如今, 這種冷暴力的寒冰已經蔓延到職場。 對每個人而言, 除家庭之外, 職場是生活中另一個重要的場所, 假如被群體孤立、刻薄諷刺、精神打壓, 遭遇同事間的冷漠無情, 在這種壓抑鬱悶的氛圍中工作, 可想而知, 對心靈是極大的摧殘與折磨。
職場冷暴力的不利
1、被迫離職。 據悉近六成職場人因冷暴力想離職, 在面對冷暴力的時候, 職場工作者表示, 它就是一個隱形的殺手, 讓你感到渾身不自在,
2、消極怠工。 遭遇職場冷暴力覺得自我價值不能得到肯定, 或者無法得到重用, 只是象徵性的配發一些工作任務, 大大減少了以往交代給你的工作, 而導致自我工作積極性的下降, 最後可能會心生厭倦,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工作變成混日子。
以下三大因素往往導致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1、人際關係惡化
在工作中, 人際關係的狀態是影響工作狀態的關鍵因素之一。 幾乎每一項工作任務都需要團隊合作, 當人際關係出現比較大的問題時, 個人的工作便難以 推進, 更談不上目標達成。 顯而易見, 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個人工作成績,
2、自我價值得不到足夠的肯定
工作中個人價值的實現, 來自于老闆、同事或合作夥伴的認可和肯定。 這不僅能增強自己的信心, 也能保證自己在工作中可長時間處於積極的狀態。 如自 己一直沒有被重用, 沒有被認可, 還被百般刁難, 那對工作的積極性會由此下降, 並可能進入惡性循環。 在如此狀況下, 離開就可能成了唯一的選擇。
3、個人和企業文化格格不入
這一點常常被很多職場人忽略, 認為只要薪水好、福利好、名聲好的公司就是“最好的”。 但很多人在進去後才發覺, 原來這裡完全沒傳說中那麼好。 進 到一個新環境工作, 對於已成系統的行為規則、工作規則和文化習慣需要適應,
對抗上司的“冷暴力”
不要被自己的意識擊倒。 冷暴力其實就是一種非言語、無身體接觸式的交流, 是一種意念中的交流, 最後實際上是被自己的意識擊倒, 並不一定是被對手打敗。
想要什麼, 就大膽說出來。 如果能更多地瞭解自己在與上司的關係中以及工作過程中希望得到哪些滿足, 並按適當的方式獲得滿足, 小事化了, 才能避免積怨過深引發的冷暴力。
領導的心思你別猜, 別費勁鑽牛角尖。 遭受上司冷遇,
對抗同事的“冷暴力”
接受事實, 多換位思考。 如果被孤立, 需要謹小慎微, 認真觀察, 耐心化解一些誤會, 避免自己成為“公憤型的反感員工”。
趕緊革命你的落伍清高觀念。 如果對那些拉幫結派的人嗤之以鼻, 你就只能是辦公室的“孤兒”。 在企業生存, 刻意鑽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要想升職, 那麼明天就要學會和老闆一起爬山。
沒有永恆的同事, 只有永恆的利益。 在遭受冷暴力時不妨多反思自己的不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