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風散出於《醫宗金鑒 ·外科心法》, 由荊芥、防風、當歸、生地、知母、牛蒡子、蒼術、苦參、蟬蛻、石膏、木通、胡麻仁、甘草組成。 據其清熱散風、祛濕止癢、養血潤膚等功效, 在臨床中加減治療某些皮膚病變, 效果顯著, 舉例如下。
皮膚瘙癢
李某, 女, 51歲, 2011年3月9日初診。 周身肌膚瘙癢5個月余, 尤以晚間及安靜時癢感加劇, 癢甚時難以入眠。 幾家醫院診斷為皮膚瘙癢症, 給予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賽庚定、馬來酸氯苯那敏、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等注射內服, 外用數種激素類霜膏, 只能止癢當時或幾小時, 過後仍癢入故。 診見患者痛苦表情,
據病辨屬風邪久蘊肌膚腠理, 傷及陰血所發。 治宜養血潤膚, 散風止癢。 消風散加減。
處方:當歸15克, 生地15克, 荊芥10克, 防風10克, 牛蒡子10克, 苦參10克, 蟬蛻9克, 胡麻仁12克, 蛇床子10克, 甘草9克, 水煎服, 日1劑。
二診:服藥9劑後, 癢症大減, 基本已能控制住搔抓, 肌膚有潤感, 餘症俱輕。 原方略作調整, 複服7劑, 諸症治癒。
按:本例皮膚瘙癢, 遷延時間較長, 始用西藥注射內服外用, 獲效不著, 據病詳辨, 故投消風散加減內服。 方以當歸、生地、胡麻仁養血益陰潤膚;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蟬蛻等散風止癢;甘草調和諸藥。 藥症相符, 獲得佳效。
神經性皮炎
郭某, 男, 42歲, 2013年10月16日初診。
此神經性皮炎辨屬風邪久蘊肌膚腠理, 傷陰化燥所致。 治宜消風止癢, 養陰潤燥。 消風散化裁。
處方:荊芥9克, 防風9克, 苦參10克, 牛蒡子12克, 當歸20克, 生地20克, 知母12克, 胡麻仁15克, 蟬蛻9克, 蛇床子12克, 白蒺藜9克, 甘草9克, 水煎服, 日1劑。 囑其第3煎水適量待溫, 紗布蘸藥液洗擦患處。
二診:服藥7劑後, 口幹、原瘙癢症狀開始減輕, 部分苔蘚樣皮損趨於變薄, 方中去牛蒡子, 當歸、生地易為15克,
三診:皮損已大部分消退, 癢感症狀很輕。 上方略作加減, 繼進6劑後, 皮疹全消。
按:本例病因病機皮損表現為風邪內蘊, 傷陰化燥而發。 取消風散加減, 藥用荊芥、防風、苦參、牛蒡子、蟬蛻等消風止癢;當歸、生地、知母、胡麻仁養血滋陰潤膚, 甘草調和諸藥。 藥症合拍, 收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