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外台茯苓飲治幼兒腹瀉

周某, 女, 1歲零1個月, 2014年11月20日初診。 患兒稍胖, 膚白, 由母親抱來, 7個月時曾因高燒來診, 予小柴胡加石膏湯愈, 此次已反復腹瀉近4天, 4天前起發燒、腹瀉, 查血常規、便常規未見異常, 口服阿奇黴素後燒退, 但腹瀉未止, 日2~4次, 大便夾有未消化食物, 夜間易醒, 輾轉反側, 口中“哼哼”, 無盜汗, 白天可睡2~3小時, 近兩日納差, 得食則噯氣, 聲音較大, 飲水不多, 平素多動, 因患者不配合, 舌象未知, 脈細。

辨證:腹瀉、完穀不化、噯氣, 納差, 飲水不多, 為太陰裡虛寒之象。 馮世綸教授雲:“患兒尚不會表達, 否則當有腹脹之訴。 ”此為外台茯苓飲證:“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

自吐出水後, 心胸間虛氣滿, 不能食;消痰氣, 令能食。 ”

處方:清半夏15克, 黨參10, 炮薑6克, 蒼術10克, 茯苓12克, 陳皮30克, 枳實10克, 桂枝10克, 生龍牡各15克, 炙甘草6克。 2劑水煎, 分四天服, 日一煎。

服藥半劑, 當天晚上眠即明顯改善, 藥後第二日大便1次, 糊狀便。 2014年11月30日回訪, 睡眠明顯改善, 夜間醒2~3次。

按:患兒服抗生素後腹瀉未已, 以藥性來分, 抗生素屬大寒之藥, 患兒本已屬於太陰裡虛寒之象, 更以大寒之抗生素, 更屬誤治, 況血、便未提示感染, 更無應用之由, 是虛其裡而害其中, 徒增損害。

外台茯苓飲由橘枳姜湯理氣消脹滿, 人參健胃, 茯苓、白術化飲利尿, 共奏祛水消脹、進食之功。 依胡希恕先生經驗, 常以蒼術代替生白術, 並加半夏, 加強降逆化飲之效。

患兒裡虛寒較重, 故以炮姜易生薑, 即合用理中湯之意, 加強溫中之力。 因患兒噯氣較重, 故加桂枝以降逆。 因夜間眠差、多醒、輾轉反側、白天多動, 此為熱擾心神, 心神不安, 故加生龍牡清陽明熱且重鎮安神。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嬰幼兒腹瀉,7個月嬰兒怎莫治療

    你好,這樣的情況考慮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在治療上建議使用小兒雞內金進行治療較好,要按時餵養提倡少食多餐的餵養方法,可經常對孩子進行腹部按摩,促進消化改善腸胃功能 [詳細答案]

  • 3回答

    嬰幼兒腹瀉請教任大夫

    有可能和脾胃虛弱引起的症狀,是可以服用脾可欣顆粒,媽咪愛顆粒調理,易消化易吸收飲食,配合針灸治療是可以慢慢緩解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嬰幼兒腹瀉一直不好怎麼辦

    腹瀉病引起的症狀,可以服用中成藥醒脾養兒顆粒,媽咪愛顆粒調理,輸液治療預防脫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不良刺激。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腹瀉

    防止嬰幼兒腹瀉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以預防為主,其主要措施為: 1、提倡母乳餵食。因為母乳是天然消毒的,不容易污染,溫度很適合,不冷不熱,而且從母乳中可以獲得有益胃腸和呼吸道抵抗力的物質。 2、...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腹瀉吃什麼藥才好

    腹瀉可以口服思密達、媽咪愛治療,如果腹瀉嚴重建議及時到兒科就診做一下大便常規檢查,根據檢查選擇藥物治療,必要時採取輸液治療,防止出現脫水。 相關推薦 寶寶腹瀉怎麼辦?媽咪家居護理重點 寶寶腹瀉脫水...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