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竇房折返性心動過速

病因

大多發生在年老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 常見於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及冠心病患者, 也可見於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等。

臨床表現

此病可見於任何年齡, 好發年齡在40~60歲。 常見於老年人, 男性較多, 約占60%。 心動過速發作呈陣發性, 即突然發生、突然終止, 每次發作持續時間不等, 為幾秒到幾小時, 平均為130次/min。 患者多數伴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昏。 僅少數可伴有血流動力學障礙。 常因情緒激動、緊張、運動等誘發心動過速, 部分病例無明顯誘因。 發作頻度可逐年增加, 發作的持續時間隨病程亦有逐漸延長的趨勢。

檢查

1.心電圖檢查

典型心電圖表現:①由連續3個以上的竇性期前收縮組成的心動過速:頻率為100~160次/min, 平均為130次/min。 ②P′波形態與正常竇性P波相同或相似。 ③P′-R間期的長短與心動過速的頻率有關。 但通常大於0.12s, 小於0.20s。 ④R-P′間期>P′-R間期。 ⑤心動過速終止前P′-P′間期可突然延長。 ⑥心室率規則也可不規則。 ⑦心動過速呈陣發性。 ⑧房性期前收縮可誘發及終止心動過速。

2.電生理檢查

(1)適時的心房刺激可誘發和終止心動過速。

(2)可有明顯的、較寬的誘發窗口。

(3)可反復重複誘發和終止心動過速。

(4)迷走刺激可終止心動過速。

(5)心動過速的誘發與房室傳導延緩或房內傳導延緩無關。

鑒別診斷

1.自律性增高的竇性心動過速

(1)SNRT通常是竇房結有病變,

而竇性心動過速是一種生理反應。 也可能是某些病理狀態的反映, 但竇房結是正常的。

(2)SNRT是突然發作、突然終止的, 發作持續時間大多很短。 而竇性心動過速常逐漸發生、逐漸停止, 無突發突止的特點, 持續時間也長。 可達幾小時, 幾天或更長。

(3)SNRT食管心房調搏程式刺激可被誘發也可被終止, 而竇性心動過速者不能被誘發和終止。

(4)SNRT經刺激迷走神經可被終止或頻率明顯減慢, 而對竇性心動過速者僅能使其頻率暫時減慢, 而不能使其突然終止。

2.非陣發性竇性心動過速

非陣發性竇性心動過速是嚴重而頑固的竇性心動過速, 其特點是心率常更快, 持續時間長, 藥物反應差, 常可導致心動過速性心肌病。

3.心房內折返性心動過速(IART)

(1)IART時心房相對不應期導致房內傳導緩慢, 而SNRT的竇房折返時無房內傳導延遲的其他所見。

(2)IART時心房回波與竇性P波明顯不同。

(3)心內電圖記錄時可見心房激動順序與竇性P波不同。

(4)IART時改變右心房刺激部位常不能重複, 而不同心房部位的刺激可重複誘發竇房折返。

4.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AAT)

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有突發突止的特點, 但發作時頻率較快, 心房P波形態與竇性P波相比變異明顯。

5.快-慢型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

後者發作時R-P間期>P-R間期, 但其P′波是從心室逆傳心房, 故心動過速發作前後的P-波方向相反。 Ⅱ、Ⅲ、aVF導聯P′波倒置可與SNRT相區別。

治療

1.藥物治療

(1)β受體阻滯藥 通常選用口服製劑即可。 例如:普萘洛爾(心得安)口服;阿替洛爾(氨醯心安);美托洛爾(倍他樂克)。

β受體阻滯藥對一部分病人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長期服用β受體阻滯藥者, 不能突然停藥, 應逐漸減量維持才能停藥。

(2)鈣拮抗藥(維拉帕米)、洋地黃、胺碘酮等藥物對多數患者有穩定的療效 ①維拉帕米(異搏定);②地高辛;③胺碘酮口服, 心動過速控制後減量。

(3)腺苷 腺苷對其他類型的房性心動過速終止無效。 其機制不清楚。

2.非藥物治療

射頻消融術可根治SNRT。

預後

通常預後良好。

預防

1.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 做到生活規律、起居有常、精神樂觀、情緒穩定, 均可減少本病的復發。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咖啡;食宜清淡。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知道了竇房折返性心動過速是一種心臟心率出現問題的疾病,

現代醫學上針對這種疾病已近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所以大家一旦患上這種疾病要及時去治療。 如果大家還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知識, 請閱讀下一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