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型人格障礙又稱為妄想型人格。 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 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 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 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 妒火中燒, 不是尋釁爭吵, 就是在背後說風涼話, 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自以為是, 自命不凡, 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 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 在工作和學習上往往言過其實;同時又很自卑, 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 但從來不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 認為別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
表現特徵
1、廣泛猜疑, 常將他人無意的、非惡意的甚至友好的行為誤解為敵意或歧視, 或無足夠根據, 懷疑會被人利用或傷害, 因此過分警惕與防衛。
2、將周圍事物解釋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陰謀”, 並可成為超價觀念。
3、易產生病態嫉妒。
4、過分自負, 若有挫折或失敗則歸咎於人, 總認為自己正確。
5、好嫉恨別人, 對他人過錯不能寬容。
6、脫離實際地好爭辯與敵對, 固執地追求個人不夠合理的“權利”或利益。
7、忽視或不相信與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觀證據。 因而很難以說理或事實改變患者的想法。
(只要出現其中的五項, 方可診斷為偏執型人格)
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 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 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 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FDPageBreak}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成因
偏執型人格的形成與幼時所受到的不良教育和生活環境密切相連:獨生子女或最後一個子女為多, 他們從小被嬌寵, 形成唯我獨尊, 受不得一點委屈, 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 及至逐漸成長, 不良性格的嚴重缺陷及後果顯露, 父母轉而對其過分嚴厲, 導致性格扭曲, 偏執異常。 有些患者的父母看問題比較偏激, 狂妄自大, 常常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在背後議論他人的不是;過於敏感多疑,
家族遺傳(有家族精神病史)也是造成人格障礙的原因;中年期的重大挫折和意外應激後反映會加重病程;至更年期逐漸形成定勢, 不易;緩解, 如病程繼續遷延可轉為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偏執狂或是老年性癡呆。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
對偏執型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 以克服患者多疑敏感、固執、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為目的。
認知提高法。 由於患者對他人不信任、敏感多疑, 不會接受任何善意忠告, 醫生首先會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 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交流感情, 向他們全面介紹自身人格障礙的性質、特點、危害性及糾正方法, 使其對自己有正確、客觀的認識, 並自覺自願產生要求改變自身人格缺陷的願望。 這是進一步進行心理治療的先決條件。
交友訓練法。 鼓勵患者積極主動地進行交友活動, 在交友中學會信任他人, 消除不安感。 交友訓練的原則和要領是真誠想見, 以誠交心。 患者本人必須採取誠心誠意、肝膽相照的態度積極地交友。 要相信大多數人是友好的和比較好的, 可以信賴的,
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易對他人和周圍環境充滿敵意和不信任感,應採取訓練幫助患者克服敵意對抗心理。患者可以經常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不要陷於“敵對心理”的漩渦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處世待人時注意糾正,這樣會明顯減輕敵意心理和強烈的情緒反應。要懂得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別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學會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說感謝的話,不能無動於衷。要學會向你認識的所有微笑。可能開始時很不耐心。生活在複雜的大千世界中,衝突糾紛和磨擦是難免的,這時必須忍讓和克制,不能讓敵對的怒火燒得自己暈頭轉向,肝火旺盛。
對於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來說,自我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克服虛容心,培養高尚的情趣。人無完人,誰都會有缺點和錯誤,這些用不著掩飾。要用誠懇的態度對待生活,要樹立遠大的目標,追求美好、崇高的事物。不要整天把心思放在修飾打扮和趕時髦上,更不要誇誇其談,不懂裝懂。加強自我調控,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抵觸情緒,以及無力的言行和行為。對自己的錯誤要主動承認,善於應用幽默、自我解嘲地為自己找個臺階下,不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易對他人和周圍環境充滿敵意和不信任感,應採取訓練幫助患者克服敵意對抗心理。患者可以經常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不要陷於“敵對心理”的漩渦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處世待人時注意糾正,這樣會明顯減輕敵意心理和強烈的情緒反應。要懂得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別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學會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說感謝的話,不能無動於衷。要學會向你認識的所有微笑。可能開始時很不耐心。生活在複雜的大千世界中,衝突糾紛和磨擦是難免的,這時必須忍讓和克制,不能讓敵對的怒火燒得自己暈頭轉向,肝火旺盛。
對於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來說,自我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克服虛容心,培養高尚的情趣。人無完人,誰都會有缺點和錯誤,這些用不著掩飾。要用誠懇的態度對待生活,要樹立遠大的目標,追求美好、崇高的事物。不要整天把心思放在修飾打扮和趕時髦上,更不要誇誇其談,不懂裝懂。加強自我調控,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抵觸情緒,以及無力的言行和行為。對自己的錯誤要主動承認,善於應用幽默、自我解嘲地為自己找個臺階下,不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