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乒乓球常識 打乒乓球前需瞭解的常識

想要更好的進行乒乓球訓練, 大家就要瞭解一些基本的常識, 比如站位、擊球路線、擊球時間、拍形角度等, 這些都是必需瞭解的。 當然乒乓球發球技術也是要掌握的。 那麼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些乒乓球常識, 其中還包括了常見的乒乓球注意事項。

當選手們已經準備好走進乒乓球場地時, 就要考慮該如何將乒乓球在球臺上打出的更加精彩, 下面小編就分享一些基本的乒乓球常識來幫助大家更好的運動。

一、站位

近台:站位距離端線50釐米以內的範圍。

中近台:站位距離端線50~70釐米以內的範圍。

中遠台:站位距離端線70~100釐米以內的範圍。

遠台:站位距離端線1米以外的範圍。

二、擊球路線

就是擊球點與落點之間的投影線, 稱之為五條基本的路線(即球臺上面有三條白線, 球臺的兩邊和中間各一條白線, 左中右各3條直線, 左右對角有2條大的交叉斜線)。

三、擊球時間

就是對方來球碰台後反彈上升到回落地面以前的這段時間, 稱之為擊球的時間。 我們以球上升的最高點為界限, 最高點以前的區域為上升期, 以下的就稱為下降期。

四、擊球部位

這一個概念相當重要, 請大家引起重視, 一般的老教練在給我們講授和解釋我們犯錯誤的時候, 總是先解釋這個擊球部位的問題。

因為乒乓球的受力部位是影響其前進方向的重要因素,

我們如果想讓球過網就必須給球施加相當的往前的力量, 如果擊球者的力量給的位置不對, 那麼球有可能不往前走, 往側面走或者下網。 擊球部位是指擊球時接觸球的部位, 按照鐘錶刻度可將球分為五個擊球部位。

上部(頂部):接近12點的部位。

中上部:接近1~2點的部位。

中部:接近3點的部位。

中下部:接近4~5點的部位。

下部(底部):接近6點的部位。

五、拍形

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拍面角度即拍面和檯面所形成的角度(隨來球的上下旋轉程度而調整), 一般包括拍面前傾、拍面稍前傾、拍面垂直、拍面稍後仰、拍面後仰, 所對應的擊球部位分別是1點, 2點, 3點, 4點, 5點的位置。 拍面方向即擊球時拍面所朝的方向(隨來球的左右旋程度而調整)。

乒乓球注意事項

步法問題

造成步法問題最大的毛病就是重心沒有前傾。 很多人是從靜止狀態到運動狀態, 這沒有任何疑問, 肯定是慢於從運動狀態到運動狀態的。 另外全腳掌落地到啟動也是慢於前腳掌著力到啟動。

這裡大家要弄清楚是前腳掌著力, 很多人就誤解成用兩個前腳掌著地。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 前腳掌著力, 身體前傾45度左右是非常適合啟動與站立時能放鬆的平衡情況, 適合大多數人。

身體沒有前傾

身體不前傾就直接造成了移動緩慢, 但是同時還有個重大的問題被大家忽略了, 那就是收臂的加速和放鬆的狀態, 身體不前傾, 手臂與肋骨的動作就有些矛盾。

引拍也會造成距離不夠, 也就造成了很多人都快把手臂伸直了,

可打出的球卻沒有多大的力量和速度, 原因就是直立的狀態, 收臂速度最快方向太向上了。

我們需要通過前傾, 來把這個最快的收臂方向調整到擊球的方向, 這通過身體的前傾或者上體的前傾能夠實現良好的改善。

引拍的問題

很多人引拍都是把整個手臂都伸直了, 朋友們, 都是最完美的, 看比賽看得多了, 模仿能力都很強。 手臂伸得太直, 會造成剛開始手臂的時候速度太慢, 也會造成, 動作過大無法找到最好的擊球時間。

也會造成發力不集中等等諸多問題。 引拍適當的向身體後下方引就可以, 沒必要都把拍子引到屁股大後面, 或者引拍都快到地面了。 一般手臂展開120度就可以了,

太大了反而沒有了你想要的好處。

摩擦的問題

弧圈球實際上的摩擦狀態到底是不是直線動作基礎上產生的摩擦呢?其實是略微有些弧度的。 為什麼呢?因為球是圓的。 那為什麼比賽視頻上的動作基本看上去都是直線運動軌跡呢?因為他們的弧度太小了, 發力太集中了。

看不出來了。 如果你不是水準很高, 發力很集中那你就麻煩大了。 當然專業的就沒啥問題了, 在發力集中的前提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個人認為略微有點弧線的摩擦可以更加保險。

發力集中的問題

本來是想在身體右前方的那個非常舒服的點來實現速度, 加速度最大的時候, 可是實際上卻是相差太遠了。 個人認為從引拍, 放鬆, 單面擺速上提高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重心後坐的問題

這個問題和第2點有點前後呼應的原理。重心後坐的可能原因是離台太近,身體沒有前傾,準備不足造成反應晚了,或者來不及擊球。也可能由擺速,轉換,預判等等原因造成的。

個人認為離台60釐米以上會一定程度的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行那麼再遠點也可以,不過這不是絕對的,你要弄清楚你自己的實際問題產生的原因。

沒有等球

很多人拉弧圈球都是比較著急,尤其是拉下旋的時候,都是等得不夠,也就是擊球時間太早了。動作沒有準備充分,判斷沒有足夠清晰,球也沒有運行的足夠穩定。

拉下旋的時候我們可以多等一等,讓球落一落,如此可以讓你很輕鬆的就把球拉過去,同時也能讓你更好的控制球的方向,還能讓你有個很好的發力時間和準備時間。

發球的技術特徵

乒乓球競賽記錄成績的基本單位是“分”,任何一“分”球都必須是由一方發球開始,另一方接發球,然後進入對擊階段,直到該球結束。這樣,發球、接發球與還擊便是整個擊球過程的三種形式,由此,乒乓球的擊球技術可相應分為發球技術、接發球技術和還擊技術三類。

發球是第一次擊球,發球方可以不受對方制約,選擇最合適的位置,按自己的意圖把球發到對方球臺的任何位置,以壓制對方的進攻,為自己進攻創造有利條件,甚至直接得分。

所以,發球是乒乓球比賽中力爭主動,先發制人的第一個環節。按照規則規定,乒乓球比賽採用輪換發球制,一場比賽中對抗雙方發球的機會基本相等,大致各占一半。

在比賽中,發球方總要充分利用發球的有利條件,攻擊接發球方,力圖掌握戰局的主動性。由此可見,運動員處在發球地位時,能否及時地利用主動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重要環節,而發球的品質高低則是關鍵。

發球技術要領及基本要求

球拍觸球的部位是製造旋轉的重要因素髮強烈下旋球的秘訣:用拍頭接觸擊球。

發球時,不管用多大力量,發出多快的速度,如果是靠近球拍的內側(拍柄部)接觸球時,則不能發出旋轉球。

用正手發球時,球拍接觸球的部位應是球拍的左側(也就是球拍的中下部)。因為接觸球拍的右側(也就是球拍的中上部)製造球的旋轉很難,一定發不出下旋球。

因此,優秀的運動員利用這些原理,用同樣的動作,隨著觸球的部位不同,旋轉就會發生變化。

對於初中級乒乓球運動員,為了能發出下旋球來,首先要注意使球拍與球接觸的位置準確,再加上摩擦球的動作,就會像優秀運動員那樣用同樣的發球動作,發出不同的旋轉。這樣,打球的路子就會越來越寬,從而為戰勝對手增加幾分把握。

加強摩擦是製造旋轉的關鍵

初學者及中等水準的選手發下旋球時,應注意右肩及上肢向前用力轉動,這樣球在球拍上“吃球”時間會加長,旋轉也會增加。

練習時首先要加強摩擦球的意識,以肘關節為中心,前臂向上彎曲後向前下方用力。

優秀運動員在發球時,引拍把手後,在球拍與球接觸的瞬間手腕用力。如撞擊多,球的速度很快,但旋轉不強。

初練發球時,肘關節和手腕不能用力太多,先注意肩和上肢的用力,然後練好摩擦球,漸漸把速度發出來,最後注意在接觸球的瞬間,利用手腕與身體的協調用力把旋轉速度發出來。

利用引拍把手的慣性力量發球

發球時,球速的快慢與球拍揮動的速度有很大關係,因此,利用引拍的力量發球很重要,就像助跑一樣。

要想發球品質高,引拍把手後,球拍與球接觸時的位置是在身前擊球;在拋球的同時引拍,然後直接向前用力摩擦,球的旋轉也會強烈。

發急球(快球)時,利用引拍的慣性力量,然後向前加速撞擊,這樣球的速度就會相應加快,用這些方法練習發球一定能收到效果。

另外,發球拋球的同時引拍,然後用力加速,利用引拍的慣性會使發球的旋轉與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發球三大要素的配合,是發球品質的保證

發球的三大要素是觸球時的拍型角度、球拍的用力方向、觸球時的瞬間速度。為了發出高品質的球,這三大要素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這三者不配合好,發球的品質就會受到影響。

其中,接觸球時的拍型角度是根據自己想發的旋轉來決定。例如,發下旋球時,球拍與球接觸時摩擦球要薄,方向幾乎平行,用力時要有爆發力,也就是突然性。

結語:看到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可以對乒乓球注意事項及基本常識有一些新的瞭解,同時對於乒乓球發球技術也能掌握一些,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夠科學健身,健康運動,在鍛煉的同時也要注意人身安全。

重心後坐的問題

這個問題和第2點有點前後呼應的原理。重心後坐的可能原因是離台太近,身體沒有前傾,準備不足造成反應晚了,或者來不及擊球。也可能由擺速,轉換,預判等等原因造成的。

個人認為離台60釐米以上會一定程度的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行那麼再遠點也可以,不過這不是絕對的,你要弄清楚你自己的實際問題產生的原因。

沒有等球

很多人拉弧圈球都是比較著急,尤其是拉下旋的時候,都是等得不夠,也就是擊球時間太早了。動作沒有準備充分,判斷沒有足夠清晰,球也沒有運行的足夠穩定。

拉下旋的時候我們可以多等一等,讓球落一落,如此可以讓你很輕鬆的就把球拉過去,同時也能讓你更好的控制球的方向,還能讓你有個很好的發力時間和準備時間。

發球的技術特徵

乒乓球競賽記錄成績的基本單位是“分”,任何一“分”球都必須是由一方發球開始,另一方接發球,然後進入對擊階段,直到該球結束。這樣,發球、接發球與還擊便是整個擊球過程的三種形式,由此,乒乓球的擊球技術可相應分為發球技術、接發球技術和還擊技術三類。

發球是第一次擊球,發球方可以不受對方制約,選擇最合適的位置,按自己的意圖把球發到對方球臺的任何位置,以壓制對方的進攻,為自己進攻創造有利條件,甚至直接得分。

所以,發球是乒乓球比賽中力爭主動,先發制人的第一個環節。按照規則規定,乒乓球比賽採用輪換發球制,一場比賽中對抗雙方發球的機會基本相等,大致各占一半。

在比賽中,發球方總要充分利用發球的有利條件,攻擊接發球方,力圖掌握戰局的主動性。由此可見,運動員處在發球地位時,能否及時地利用主動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重要環節,而發球的品質高低則是關鍵。

發球技術要領及基本要求

球拍觸球的部位是製造旋轉的重要因素髮強烈下旋球的秘訣:用拍頭接觸擊球。

發球時,不管用多大力量,發出多快的速度,如果是靠近球拍的內側(拍柄部)接觸球時,則不能發出旋轉球。

用正手發球時,球拍接觸球的部位應是球拍的左側(也就是球拍的中下部)。因為接觸球拍的右側(也就是球拍的中上部)製造球的旋轉很難,一定發不出下旋球。

因此,優秀的運動員利用這些原理,用同樣的動作,隨著觸球的部位不同,旋轉就會發生變化。

對於初中級乒乓球運動員,為了能發出下旋球來,首先要注意使球拍與球接觸的位置準確,再加上摩擦球的動作,就會像優秀運動員那樣用同樣的發球動作,發出不同的旋轉。這樣,打球的路子就會越來越寬,從而為戰勝對手增加幾分把握。

加強摩擦是製造旋轉的關鍵

初學者及中等水準的選手發下旋球時,應注意右肩及上肢向前用力轉動,這樣球在球拍上“吃球”時間會加長,旋轉也會增加。

練習時首先要加強摩擦球的意識,以肘關節為中心,前臂向上彎曲後向前下方用力。

優秀運動員在發球時,引拍把手後,在球拍與球接觸的瞬間手腕用力。如撞擊多,球的速度很快,但旋轉不強。

初練發球時,肘關節和手腕不能用力太多,先注意肩和上肢的用力,然後練好摩擦球,漸漸把速度發出來,最後注意在接觸球的瞬間,利用手腕與身體的協調用力把旋轉速度發出來。

利用引拍把手的慣性力量發球

發球時,球速的快慢與球拍揮動的速度有很大關係,因此,利用引拍的力量發球很重要,就像助跑一樣。

要想發球品質高,引拍把手後,球拍與球接觸時的位置是在身前擊球;在拋球的同時引拍,然後直接向前用力摩擦,球的旋轉也會強烈。

發急球(快球)時,利用引拍的慣性力量,然後向前加速撞擊,這樣球的速度就會相應加快,用這些方法練習發球一定能收到效果。

另外,發球拋球的同時引拍,然後用力加速,利用引拍的慣性會使發球的旋轉與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發球三大要素的配合,是發球品質的保證

發球的三大要素是觸球時的拍型角度、球拍的用力方向、觸球時的瞬間速度。為了發出高品質的球,這三大要素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這三者不配合好,發球的品質就會受到影響。

其中,接觸球時的拍型角度是根據自己想發的旋轉來決定。例如,發下旋球時,球拍與球接觸時摩擦球要薄,方向幾乎平行,用力時要有爆發力,也就是突然性。

結語:看到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可以對乒乓球注意事項及基本常識有一些新的瞭解,同時對於乒乓球發球技術也能掌握一些,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夠科學健身,健康運動,在鍛煉的同時也要注意人身安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