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學解析我們為何喜歡傷感音樂?

悲傷是一種我們通常會設法避免的情緒。 可我們為什麼又喜歡聽讓人傷感的音樂哪?

搞音樂的人和哲學家對此都大惑不解。 悲傷的音樂會引發人的激情。 而這種由音樂引發的傷感, 似乎能給人帶來愉悅。 這是什麼原因?亞里斯多德曾提出過著名的情感宣洩概念:當完全置身在一種不良情緒中時, 音樂(或戲劇)能讓我們得到淨化。

儘管具有明顯的相似性, 但如果文藝欣賞範疇中的悲傷, 和真實生活中的悲傷不是一碼事的話, 情況會怎樣哪?

今年夏天在《心理學前沿》期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

我和我的同事探討了“音樂情感”問題, 其中包括音樂帶給聽眾的感受情緒(felt emotion), 以及聽眾評判音樂要表達內容的感知情緒(perceived emotion)。 通過把這兩種相互重合的情緒分開, 觀察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 我們希望能增加對傷感音樂的瞭解。

共有四十四個人參與了我們的實驗。 我們請他們聽了三首音樂片段, 每段約有三十秒時長。 這三個片段分別是米哈伊爾·格林卡的“離別”(F小調), 菲利克斯·布盧曼菲爾德的“海上”(G小調), 以及安立奎·伊格萊希亞斯的“音樂會快板”(升C大調, 雖然這個片段是G大調, 我們把它改成了G小調)。

我們對小調很感興趣, 因為它通常都和傷感音樂聯繫在一起, 而且我們沒用有名的曲目, 以免因為受試者熟悉這些作品而影響實驗。

(參加實驗的男女數量基本相當, 懂音樂的和不懂音樂的人數也大體相等, 雖然這樣的安排後來表明對我們的調查結果沒有什麼影響。 )

每個參與者都會聽一個音樂片段, 然後就自己的感受回答一個問題:“在聽這段音樂時, 你的感受如何?”然後讓他聽這個音樂片段的“歡快”版--如, 換成用大調--並回答同樣的問題。 接著, 再讓他聽這個片段的傷感和歡快版, 每次都要回答一個旨在引發感知情緒的有關其他聽眾的問題:“一般人聽到這個曲子會有什麼感受?”

(這有點兒簡化:在實際研究中, 參與者回答感受和感知問題, 以及聽傷感和歡快音樂片段的順序, 每個參與者的安排都不一樣。 )

參與者通過對62個與情緒有關的描述性詞彙和句子進行評判來回答每個問題--從快樂到悲傷,

從活潑到嚴肅, 從壯烈到愁苦--從0分(一點兒沒有)到4分(很強烈)。

和預計的一樣, 我們發現, 感受情緒和感知情緒並不絕對一致。 雖然傷感的音樂讓人既感受也感知到“悲傷”(比如, 沮喪, 陷於沉思以及痛苦等), 但聽眾並沒有像他們感知到的那樣, 實際感受到同樣的“悲傷”。 同樣, 在聽悲傷的樂曲時, 聽眾要比感知到的能更多感受到“浪漫”(比如, 陶醉, 喜歡和喜愛)和“愉快”的情感(比如, 愉快, 活潑, 以及感覺像在翩翩起舞)。

同樣的情況也會在歡快的樂曲中出現:感知到的愉悅情緒, 要比感受到的打分高。 總體來說, 在情感分類中, 在一特點音調中, 感知到的情緒要比感受到的情緒打分高。

但是, 在聽悲傷的音樂時, 在這兩種情感間, 會產生緊張和消沉感。 我們該怎樣理解這種差異?

一種答案可能是,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通常的情感都直接和某一物件或產生它的環境有關。 但當我們聽悲傷的樂曲(或觀看一部讓人感傷的電影或讀一部悲情小說)時, 我們會感覺到這首樂曲(或電影或小說)所表現出來的真實威脅和危險。

如果這個觀點能成立, 那麼我們在聽悲傷音樂時的感受, 就可以被認為是“替代情感”。 這裡沒有直接引發情緒的物件或環境, 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樣。 替代情感能避免受它們在現實生活中對應物引發的不愉快事情的影響, 而同時能在二者的相似性中汲取力量。

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替代情感。

這樣, 就能提高對被我們忽視掉的情緒系統特點的認識--即它對除了顯而易見的需要或威脅以外事物的敏感性。 在我們被傷感音樂的美妙感動得潸然淚下時, 我們是在體驗我們情感性自我的一個重要方面, 這可能包含對藝術體驗重要性意義的理解--也包括作為人的我們自己。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