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運用鳥籠邏輯說話更有說服力

鳥籠邏輯來源於一個故事。

甲對乙說:“如果我送你一隻鳥籠, 並且掛在你家中最顯眼的地方, 我保證你過不了多久就會去買一隻鳥回來。 ”乙不以為然地說:“養只鳥多麻煩啊, 我是不會去做這種傻事的。 ”於是, 甲就去買了一隻漂亮的鳥籠掛在乙的家中。 接下來, 只要有人見那只鳥籠, 就會問乙:“你的鳥什麼時候死的, 為什麼死了啊?”不管乙怎麼解釋, 客人還是很奇怪, 如果不養鳥, 掛個鳥籠幹什麼。 最後人們開始懷疑乙的腦子是不是出了問題, 乙只好買了一隻鳥放進鳥籠裡, 這樣比無休止向大家解釋要簡單得多。

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 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 所以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這種被別人用習慣思維的邏輯推理誤解, 並且最終屈服於強大的慣性思維的事情, 生活中並不少見。 一些創新、改革碰到的阻力大多數就是來自于傳統和習慣。 突破習慣思維, 才能獲得進步, 我們應該少用“鳥籠邏輯”去推斷別人, 也不要使自己陷於“鳥籠邏輯”中, 成為一個墨守成規、頑固不化的人。 要以敢於變通, 嘗試新舉措, 突破傳統觀念, 邏輯思維與逆向思維相結合從不同角度進行推理, 已達到更好的效果。

鳥籠邏輯告訴我們, 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受制於強大的慣性思維:鳥籠必定用於養鳥,

結婚必先置辦新房, 社會必然分三六九等。 這種慣性思維的益處是, 能夠幫助我們迅速快捷地認知和適應周圍世界。 然而, 過猶不及, 如果把慣性思維擴展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就會成為一種刻板思維。 鳥籠如果設計精巧, 其實可以作為觀賞品;號稱“裸婚”的先結婚後置房, 已逐漸為80後、90後所接受。 所以, 不妨偶爾嘗試突破鳥籠邏輯, 進行發散思維, 也許鳥籠之外還有另外一片新天地。

鳥籠邏輯除了可以説明推銷員推銷小鳥和其他商品之外, 如果用之適當, 還可以成為你生活的小幫手。 如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不要總是喋喋不休地跟他重複讀書的重要性。 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擺放一些兒童讀物, 或許會是一種不錯的做法。

客人拜訪的時候, 說上句“真是個愛讀書的好孩子”, 那麼羞紅了臉的孩子很可能會在客人走後乖乖地端起書本。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