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的細胞喜歡真誠

蘇菲覺得跟丈夫在一起很不幸福, 但她不願意跟他說, 她寧肯裝出一切都好;雅克知道他的工廠排出的廢料對周圍環境有害, 但他盡一切力量隱瞞這個事實, 儘管這讓他很不舒服;米雪30年來一直不讓大家知道自己的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 因為她覺得在她的圈子裡, 大家會看不起她;德麗斯是醫生和媒體顧問, 她兩年前就知道自己得了癌症, 但她不想讓人知道, 只是悄悄進行治療。

對於呆在實驗室籠子中的猿猴來說, 最大的壓力是換一個籠子。 因為換到一個新的群體中, 它得從零開始重新爭取自己的社會地位。

人類跟猿猴一樣, 也需要在群體中佔據自己的位置。 而且, 人類也不喜歡冒險。 當我們的社會角色與自己的能力、期待不符或者不再相符時, 我們會感到痛苦。 即便如此, 我們也不願輕易放棄現有的角色, 寧肯繼續按照他人對自己的期待行事。

然而,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早已講過生命的“自我實現”進程。 對他來講, 每一個生命都如同一顆種子, 都應該長成一棵獨特的植物。 所以, 每一個人都應該走到自我實現之路的盡頭, 將生命的各種潛能發揮出來。 大約2500年之後, 20世紀60年代“自我實現運動”的靈魂人物——著名的人本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開始了一項研究:為什麼有些人會比別人更加幸福?他的結論跟亞里斯多德一脈相承,

更幸福的人是獲得了更多的自我實現的人, 也就是說他們在自我實現的路上走得更遠。 首先, 他們接受了自己的本來面貌, 然後他們運用自己的才能為他人服務。

最近, 美國三藩市大學的科爾(Cole)教授證明:身體需要我們接受自己的本來面貌。 他在5年中跟蹤調查了超過250名同性戀男子。 調查發現, 在癌症和其他嚴重感染疾病的發病率方面, 隱藏自己性取向的人比不隱瞞的人高出3倍。 有眾多研究者都得出結論, 為了讓我們的免疫系統更好地工作, 需要讓它覺得我們的生活狀態跟我們自己完全一致, 我們是真實的自己, 哪怕這樣做有可能得罪我們團體裡的人。

當然, 我們每個人都戴著面具在生活,

只是面具的大小因人而異。 但是, 做真實的自己是生命進程的一部分, 這種要求甚至滲透到細胞裡。 所以, 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迎接生物學向我們提出的這個挑戰。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