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長達近10頁、包含數十項結果的體檢報告書中, 哪些可以反映我們腎臟的健康狀況呢?腎功能檢查項目是什麼呢?尿液異常是腎臟病的主要表現之一;血尿、蛋白尿往往是腎炎的表現。 B超也是人們熟知的檢查項目, B超可以告訴我們腎臟的大小、形態、有沒有結石和囊腫等情況。
如果尿檢正常、B超也正常, 腎臟是否就健康了呢?其實, 還有一項內容非常重要——腎功能檢查。 我們的身體機能在正常運轉的同時, 會產生廢物。 腎臟就如同一個排汙系統, 負責將代謝廢物及多餘水分排出體外, 以維持身體內的穩定狀態,
醫學上, 將單位時間內經腎臟濾過的血漿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 它是代表腎臟功能的直接指標。 但是, 直接測量腎臟的血漿量並不現實。 因此, 我們就用某種標記物的清除情況來反映腎功能。 如果體內的某一種物質主要經腎臟排出體外, 而不經過糞便、皮膚等其他途徑排泄, 那麼, 這種物質在血液中的濃度就可以反映出腎臟功能的好壞。 如果這種物質在血中濃度增高, 就說明腎臟排泄的能力降低, 腎功能受損了。 較早使用的指標是尿素氮。 它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終末產物, 主要經腎臟排泄, 腎功能下降會使得它的排泄減少。
所以, 當化驗單顯示尿素氮升高時, 應該注意有無這些疾病的存在。 此外, 很多非疾病狀態也會使尿素氮升高, 例如, 大量食用肉類等高蛋白食物就可以明顯增加血中濃度。 如果體檢的前一天大餐一頓涮羊肉, 第二天查的尿素氮往往會增高。 這是最常見的導致尿素氮升高的原因。 因此, 化驗尿素氮需要空腹抽血, 並避免高蛋白飲食, 有時需要三天素食後檢查。 另外, 老年人中也常常見到尿素氮升高的現象, 這與老年人體內水分不足有關。 同樣的道理, 大量出汗、暴曬等導致的身體脫水也會使尿素氮升高。
肌酐主要是由肌肉代謝產生, 隨尿液排泄。 肌酐受飲食影響較少, 影響它的主要因素是肌肉的容量, 由於一般情況下人體的肌肉容量相對穩定, 因此血清肌酐水準主要取決於腎臟功能。 腎功能不全時, 肌酐排出受限, 並在體內蓄積成為對人體有害的毒素, 這是判斷腎功能和診斷尿毒癥的主要指標。 如果一名身材瘦小的老嫗的血肌酐與一名運動員的血肌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