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六種中藥材炮製經驗

制半夏

傳統方法是大小分檔, 清水浸泡(夏7天, 冬14天左右), 日換水1~2次, 泡至稍有麻辣感, 再加白礬煮透, 或加白麵制團切薄片乾燥, 即得清半夏。 若加薑汁等還可製成所需的姜半夏、法半夏等。 筆者炮製時, 先分開大小, 把太大的砸破, 使成大小基本一致的塊狀。 浸泡半天後, 換水入鍋中煮透, 再加入乾薑粉、白礬粉攪勻, 邊煮邊攪, 至稍有麻辣感為度, 撈出洗淨, 晾半幹, 用轉盤切藥機切薄片, 曬乾即可。 樣簡化了浸泡過程, 省工省時, 並可快速達到藥用要求。

白芨

傳統方法是除去雜質根須後, 洗淨, 浸泡2~4小時, 撈出潤透或蒸透後,

切薄片乾燥。 筆者在除去本晶雜質根須後, 洗淨, 直接上籠蒸軟, 取出後用轉盤切藥機切薄片, 乾燥即可。 優點是省去了浸泡過程, 杜絕了發粘, 便於切制。 同時, 飲片乾燥快, 也舒展。

酒蛤蚧

傳統方法是除去竹片, 去頭足, 刮去鱗片, 切方塊後, 用黃酒浸透。 筆者新法是取蛤蚧, 去塵土、頭足、竹片, 手持尾部, 文火烤熱後, 蘸酒烤幹, 再蘸再烤, 反復數次至酥脆為度, 切碎, 碾成細粉即得。 本品藥店多不加工, 成對整賣, 生晶成片狀而不易碾細粉, 通過整體酥炙後, 則便於碾成細粉入藥, 也能成對出售。

靈芝

傳統炮製是除去雜質和朽木, 切塊。 但本品堅實柔韌, 手工切制較難。 筆者方法是除去灰土雜質及蒂部木屑, 洗淨, 涼水稍泡取出。

再用轉盤切藥機及時切成薄片, 乾燥即得。 本法省力省時, 片形也好。

狗骨燒灰

本品臨床上應用較少, 炮製法也未見記載, 但醫籍早就載其藥性。 《本草綱目》雲其性味甘平, 無毒, 能健脾和絡, 活血生肌, 多入散中用之。 陶弘景亦說其“燒屑療諸瘡瘺及妒乳癰腫”。 因此本品宜碾粉入藥。 筆者制法:將收集到的新鮮狗骨, 放入無煙爐火中燒燃, 待表面黑色時迅速取出, 以防灰化, 再碾成細粉即得。

杜仲

藥用杜仲是落葉喬木植物杜仲的樹皮。 傳統方法是先在產地剝取樹皮, 待乾燥後用時再刮去粗皮, 切塊或絲應用。 但筆者實踐認為應先刮後剝, 即剝取樹皮前, 先在產地將要剝用的樹皮趁鮮刮淨粗皮, 而後剝取, 乾燥切用。 這樣粗皮容易刮淨,

且省時省力。 此外, 肉桂、厚樸、桑白皮等也適用此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