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人們的身體體質是分為多種的, 而不同的體質, 在選擇養生方法的時候, 便可採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調養, 因此, 為了説明大家更好的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養生, 下面本文就為大家介紹六種中醫調養體質的方法。
一、氣鬱體質
多愁善感、憂鬱脆弱的氣鬱體質, 一般比較瘦, 經常悶悶不樂, 無緣無故地歎氣, 容易心慌失眠。
調養方式:多吃小麥、蔥、蒜、海帶、海藻、蘿蔔、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氣、解鬱、消食、醒神的食物。 睡前避免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 可以服用逍遙散、舒肝和胃丸、開胸順氣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調節。
二、濕熱體質
臉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 還容易生粉刺、瘡癤, 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 屬於濕熱體質。 這種人還容易大便黏滯不爽, 小便發黃。
調養方式:飲食清淡, 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 少食辛溫助熱的食物。
三、平和體質
“身體倍兒棒, 吃嘛嘛香”, 再加上睡眠好、性格開朗, 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 典型的平和體質。 此體質的人不愛得病。
調養方式:吃得不要過飽, 也不能過饑, 不吃冷也不吃得過熱。 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瓜果, 少食過於油膩及辛辣之物。 運動上, 年輕人可選擇跑步、打球, 老年人則適當散步、打太極拳。
四、陰虛體質
如果怕熱, 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 面頰潮紅或偏紅, 皮膚乾燥, 口乾舌燥, 容易失眠, 經常大便幹結, 那就是陰虛體質。
調養方式: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 比如綠豆、冬瓜、芝麻、百合等。 少食性溫燥烈的食物。
五、陽虛體質
總是手腳發涼, 不敢吃涼的東西。 性格多沉靜、內向。 這些屬陽虛體質。
調養方式:可多吃甘溫益氣的食物, 比如蔥、薑、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 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等。 自行按摩氣海、足三裡、湧泉等穴位, 或經常灸足三裡、關元。 可服金匱腎氣丸。
六、氣虛體質
說話沒勁, 經常出虛汗, 容易呼吸短促, 經常疲乏無力, 這就是氣虛體質。 這種人容易感冒, 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 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調養方式:多吃具有益氣健脾的食物, 如黃豆、白扁豆、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
體質養生在目前各種養生方法中, 是見效最快的一種養生方法, 在採取體質養生法的時候, 大家首先是要從日常表現上辨別出自己所屬的體質類型的, 然後再結合文中所推薦的中醫調養方式, 開展相應的調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