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進入“三伏天”, 大家熟知的冬病夏治火熱開展, 瞭解到, 針灸科、兒科、老年病科、呼吸科等開展治療的科室人頭攢動。 如今最高溫度也只在31℃~32℃徘徊, 天氣沒有達到火熱是否會影響療效, 在治療同時如何注意飲食起居才會事半功倍。
其實從現代人的生活習慣來看, 氣溫並不是決定冬病夏治起效果的主導因素。 現在大多數人處於室內帶空調的恒溫環境, 進入三伏後還是一年中陽氣相對旺盛。 “冬病”多為寒病, 除了貼敷之外, 可以根據患者體質、病程、病情輕重、陰陽偏盛偏衰的個體差異進行中藥內服調理,
黃芪百合粥溫補肺氣
一般而言,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等疾病屬於肺氣虛弱, 在敷貼期間可以吃些溫補肺氣的食物, 如黃芪百合粥, 黃芪可補肺氣, 百合可滋補肺陰, 將黃芪、花生、百合適量加入大米中熬制半小時即可。
蓮子粥溫補脾胃
不少患者腹痛、腹瀉時由於虛寒體質, 在治療時可食用蓮子粥來溫補脾胃。 新鮮的蓮子可以溫脾胃, 去內寒。 此外, 兒童也是冬病夏治的主力軍, 夏季可以常給孩子食用烏梅湯、薏米粥、蓮子大棗羹、山藥燉排骨等, 對兒童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飲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輔助作用, 不能放棄治療而“食療”, 同時冬病夏治期間不宜進食生冷、海鮮、魚蝦或辛辣刺激的食品及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