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方法治療腸粘連

腸粘連屬中醫“腹痛”範疇, 多為脾胃虧虛, 運化失調, 或肝氣鬱結, 氣血瘀滯所為, 當以調理脾胃, 疏利氣機, 活血化瘀為治。 中醫辨證施治主要分為以下幾型。

飲食停滯型: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 胃脘脹滿, 或噁心欲嘔, 大便不爽, 苔厚膩, 脈滑。 當以理氣消食, 和胃導滯為治, 可選用保和丸加減, 藥取六曲、陳皮、山楂、連翹、萊菔子、茯苓、法夏、炒二芽、雞肉金、枳殼各10克, 川椒、小茴香各5克, 水煎服, 每日1劑(下同)。

肝氣犯胃型: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 胃脘脹滿, 攻撐作痛, 噯氣頻繁,

大便不暢, 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發作, 舌苔薄白, 脈弦。 當以疏肝理氣為治, 可選用逍遙丸加減, 藥取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皂刺、枳殼、檳榔、佛手、郁金各10克, 甘草、薄荷各5克。

肝胃鬱熱型:主要表現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 胃脘脹滿灼痛, 煩燥易怒, 泛酸嘈雜, 口幹口苦, 舌質紅苔黃, 脈弦或數。 當以疏肝泄熱, 行氣止痛為治, 可選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藥取丹皮、山梔、黃連、黃芩、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郁金各10克, 甘草、薄荷各5克。

瘀血停滯型: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 痛有定處而拒按, 胃脘脹滿疼痛, 舌質紫暗, 脈澀。 當以活血化瘀, 理氣止痛為治, 可選用桃紅四物東加減, 藥取桃仁、柴胡、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三七、元胡、蒲黃、枳殼各10克,

紅花、甘草各5克。

脾胃虧虛型: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 腹痛隱隱, 納食減少, 神疲乏力, 動則尤甚, 手足不溫, 大便溏薄, 舌質淡, 脈細弱。 當以健脾養胃, 益氣生血為治, 可選用四君子東加減, 藥取黨參、白術、茯苓、黃芪、炒二芽、陳皮、大棗、皂角刺、山藥、焦山楂、蓮子、芡實各10克, 炙甘草5克。

寒濕凝滯型: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 小腹冷痛, 得熱痛減, 畏寒肢冷, 面色蒼白, 苔薄白, 脈沉緊。 當以溫陽散寒為治, 可選用陽和東加減, 藥取熟地、鹿角膠(後下)、麻黃、桂枝、五味子、當歸、川芎、烏藥各10克, 白芥子、小茴香、炮乾薑、甘草各5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