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發散火鬱治痤瘡

痤瘡, 給許多年輕人帶來了無限煩惱。 現代醫學尚無特效辦法。

 中醫認為, 痤瘡屬於內熱盛, 不得發散, 鬱久化毒, 波及血分而成。 《內經》早有記載,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汗出見濕, 乃生痤痱”, “勞汗當風, 寒迫為渣, 鬱乃痤”。 都說明痤瘡的發生, 與“寒濕外侵, 內熱鬱閉”有關。 從發病部位來講, 面部屬陽明胃, 口唇屬太陰脾, 而痤瘡最易發於這些部位, 另外肺合皮毛, 所以本病和肺、脾、胃相關;從病機講, 心主血,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肝主疏泄, 肝氣鬱結, 不得發散, 化火成毒, 故心、肝兩髒亦關係密切。 中醫講“氣有餘便是火”, “六氣皆能從火化”,

五志鬱久亦可化火, 火鬱, 是內熱(尤其是濕熱)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痤瘡, 就是這種“火鬱”證外在表現之一, 治療的方法, 當遵照《內經》“火鬱則發之”之理。 所謂“發”, 為發散之意, 張子和謂“發為汗之, 令其疏散也”。 風類藥具有升散之性, 可以發散火邪, 治療熱證屬於火鬱者。 路老臨床常用此法治療痤瘡, 而取得滿意效果。 常用發散藥物有僵蠶、金蟬花、升麻、柴胡、薄荷、芥穗、防風、羌活、蟬衣等, 對於肺胃熱勢偏重者, 加入石膏、知母、黃芩、黃連等苦寒或甘寒之品, 少陽熱盛者, 加入青蒿、黃芩、梔子、郁金等, 腎虛相火偏旺, 加入黃柏、知母等。 因本病波及血分, 所以也常加入涼血之品如元參、茜草、茅根、紫珠草、生地、赤芍等。

一男性患者, 19歲,

學生, 初診口唇四周及頭部痤瘡1年餘。 一年前無明顯誘因頭部出現膿皰疹, 隨即到醫院診治, 診斷為“痤瘡”、“毛囊炎”、“脂溢性皮炎”。 先後予以外塗及口服中藥治療, 病情時輕時重, 近兩個月口唇四周亦發。 初起時疹發色紅疼痛, 瘙癢, 1~2天后頂部出現白色膿皰。 4~7天左右膿皰結痂而愈, 但其他部位複起, 此起彼伏, 諸藥無效。 晨起口苦, 納食可, 脘部按壓時噁心呃逆, 時有疼痛, 睡眠尚安, 小便時有黃赤。 舌體胖, 色淡紅, 苔薄微黃。 脈弦滑小數。 路老看過病人, 認為證屬肺胃鬱熱, 當清肅肺胃, 發散火鬱。

處方:藿香(後下)10克, 焦梔子10克, 生石膏30克, 枇杷葉15克, 茜草12克, 黃芩10克, 薄荷(後下)10克, 炒枳實15克, 炒三仙各12克, 生苡仁20克, 防風12克, 當歸12克, 黃連8克, 炒苡仁20克, 黑元參10克,

青連翹12克, 蟬衣10克。

茶飲:葛根12克, 赤小豆20克, 綠豆衣15克, 丹皮12克, 蘆茅根各30克, 炒苡仁30克, 六一散30克, 玉米須30克。

服藥後病情明顯好轉, 口唇四周膿瘡消失, 紅腫亦見好轉, 雖亦有新發痤瘡, 但數量明顯減少。 路老遂在上方基礎上稍事增減, 鞏固月餘而痊癒。

就這一病人來講, 患痤瘡一年, 屢治乏效, 路老用“火鬱發之”理論治療, 以芩、連、膏、梔等清熱解毒利濕, 當歸、元參、茜草、丹皮、茅根入血分, 杏仁、杷葉宣肺, 赤小豆、綠豆衣、六一散、生炒苡仁、玉米須利濕, 重要的是用了防風、蟬衣、葛根、薄荷等風藥發散火鬱, 給邪以出路, 則熱邪清, 痤瘡退。

一個單純的痤瘡治療, 竟包含這麼多的經典道理。 看來還要細心體悟, 否則, 就不能理解其深刻理論內涵。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