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 全株可供藥用, 具有解熱、清暑、行氣、化濕、健胃、止嘔等功能。 主治風寒感冒、嘔吐泄瀉、胸悶、頭痛等症。 藿香油是製造多種中成藥的原料。 但在種植過程中危害藿香的病蟲害較多, 對生產影響較大。 為了促進藿香生產的健康發展, 現將其主要病蟲害的的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角斑病:此病危害葉片, 常在高溫多濕季節發生, 開始時呈水浸狀病斑, 以後逐漸擴大成為多角形褐色病斑, 嚴重時葉乾枯脫落, 嚴重影響產量。 在發病初期噴施1:1.5:120倍波爾多液, 每隔7—10天噴施一次, 連續噴2—3次。
二、根腐病:危害根部, 甚至整株, 多在夏季多雨時發生, 染病植株於根部和根狀莖處發生腐爛, 逐漸延至地上部, 使皮層變褐色, 最後枯萎而死。 此時要及時拔除病株燒毀, 防止擴散, 並在病株穴撒石灰消毒, 同時做好排水工作, 不要連作。
三、枯萎病:此病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發生, 最初病株葉片及葉梢部下垂, 青枯狀, 最後根部腐爛, 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藿香收穫後, 清除病殘株, 集中燒毀, 以消滅越冬病原菌。 ②結合葉面噴藥, 噴施磷酸二氫鉀, 可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 每7天一次, 連噴2—3次。
四、蚜蟲: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嫩梢葉上吮吸營養物質, 使植株生長不良, 不能正常長出新芽、新葉。 可用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稀釋液噴施防治。
五、紅蜘蛛:以成蟲吮吸植株營養汁液, 影響生長。 可用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稀釋液噴殺。
六、銀紋夜蛾:常在5—10月發生, 以幼蟲咬食葉片, 影響光合作用。 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
七、卷葉螟:卷葉為害葉片, 以幼蟲在幼芽、幼葉上吐絲卷葉, 藏於其中咀食葉片。 可用敵百蟲300—400倍稀釋液噴殺。
八、地老虎、螻蛄、蟋蟀等:這些害蟲咬斷幼苗, 造成缺苗, 影響產量。 可用敵百蟲做成毒餌誘殺或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