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小毛病大隱患 出汗情況反映身體健康狀況

出汗有什麼學問?出汗的部位不同, 顏色不同, 暗含的健康資訊就不同。 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 不同部位出汗, 以及汗液的不同顏色預示什麼健康問題, 有什麼應對的方法。

汗是“散熱器”。 如果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 體溫就會上升, 而大汗一出, 你的高燒立退。 汗還是“水鹽調節器”。 它除含99%的水分外, 還有少量的鹽分。 因此汗有協助腎臟排泄廢物調節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作用。 汗還是“護膚品”。 一點不出汗, 你的皮膚就會乾燥, 因為汗液分解產生的弱酸性, 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過, 汗出得太多, 也預示著身體可能出了問題。

有人說, 不熱不動也出汗。 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 而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 比如自汗、盜汗等。 不熱、不運動就出汗, 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 特別怕風怕冷, 這叫自汗, 是氣虛的表現, 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

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 是陰虛。 這類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 少吃羊肉、洋蔥、蔥、薑、蒜等熱性食物, 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另外, 根據出汗部位的不同, 也能辨識疾病。

額頭面部出汗過多, 是積食的表現, 減少食量、吃清淡飲食能緩解。

手足心多汗, 伴有口咽乾燥等, 多屬於陰虛有熱;若伴隨腹部脹滿疼痛, 多屬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 要通便。

心窩、胸口多汗,

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 常伴食欲不振、睡眠差, 可通過如慢跑、太極拳等緩解。

而且, 汗的一些表像如氣味和顏色也有大講究。 汗味如果發腥, 和熱證或濕熱證有關, 一般屬肝熱。 可用清淡飲食, 或用中藥菊花等泡水喝。

有些人的汗液呈藍色、青色、青綠色、紅色或黃色等, 叫做色汗。 注射美藍的人可出現藍色汗液, 青綠色汗的人要考慮鋼中毒, 紅色汗的人可能服了碘化鉀。

總之, 一旦異常出汗的情況嚴重, 應及時就醫。 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充血性心衰、結核等, 都伴隨明顯的相應症狀, 必須及時就醫控制病情, 而後多汗情況就能解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