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雜誌6月11日網路版刊發文章稱, 美國科學家採用X光晶體照相術, 首次精確描繪出構成人類愛滋病病毒(HIV)衣殼的CA蛋白六聚物結構圖, 為人類尋找愛滋病治療新法帶來了曙光。
自1981年愛滋病首次發現以來, 所有的治療藥物都瞄準了愛滋病病毒生命週期的關鍵步驟, 如利用蛋白酶抑制劑阻斷蛋白分裂, 從而防止病毒的產生。 這些藥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命, 但隨著病毒抗藥性的增強, 其效用越來越不明顯。
為此, 科學家們開始尋求另外一種解決途徑, 希望通過阻礙病毒衣殼形成或摧毀病毒衣殼來削弱甚至殺死愛滋病病毒。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馬克·耶格爾教授和他在維吉尼亞大學、猶他大學的同事一起, 採用X光晶體照相術, 第一次詳細描述了構成HIV病毒衣殼的六邊形蛋白體的高清分子結構, 他們稱這種六邊形蛋白體為CA蛋白六聚物。
通過觀察, 研究小組還發現了六聚物中相近CA蛋白分子的氨基酸氮末端與碳末端的連接方式, 這對瞭解HIV病毒衣殼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有助於科學家找到干涉這種連接的方法。 比如設計出能夠插入關鍵位置的小分子, 來阻礙衣殼的形成, 或者使衣殼處於不穩定狀態。 而任何能夠使病毒衣殼不穩定的東西,
該研究項目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喬治 E·休伊特醫學研究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