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姐一直飽受痛經的折磨, 少女時期聽信“生娃之後痛經就好了”, 於是一直忍著。 然而, 現在孩子已經一歲多了, 她的痛經卻依然如舊。
某日, 幾個女同事間談及“痛經問題”, 馮小姐第一次聽說“痛經可能與卵巢囊腫有關”。 疑慮之余, 馮小姐走進了社區附近的一家診所。
很快地, 診所醫生拿著B超結果告訴馮小姐:“卵巢囊腫, 小於5公分, 吃些藥就可以了。 ”
小於5cm的卵巢囊腫可以不手術治療嗎?是不是通過“藥物+飲食”就可以讓卵巢囊腫變小?對此, 郭遂群主任提醒:“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點!對於遭遇痛經的女性,
卵巢囊腫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這需要根據卵巢囊腫的實際情況來判斷。
例如卵巢生殖細胞腫瘤中的畸胎瘤, 其分為成熟型與不成熟型, 對於成熟型的畸胎瘤, 現代B超技術可以在瘤體大約2公分時診斷出來, 而越早診斷, 越小的瘤體, 越有利於手術的操作, 對卵巢組織的破壞性就越小。
例如巧克力囊腫, 由於痛經常常是子宮內膜異位元症的顯著特徵, 而當子宮內膜異位症表現在卵巢上則稱之為巧克力囊腫。 目前, B超對巧克力囊腫的診斷準確率可以到達90%以上。 因此, 對於小於5cm的卵巢囊腫是不是可以置之不理?是不是應該等待其長至10cm才進行治療呢?這顯然是不言而喻的,
對於卵巢囊腫, 不少女性由於擔心手術影響功能, 往往拖延治療時間或者相信江湖遊醫進行“藥物+飲食”治療。 對此, 郭遂群主任表示擔憂:“這種擔憂不必要的, 一般情況下, 卵巢囊腫切除術是不會影響生育功能的。 在門診過程中, 往往不是因為行卵巢囊腫切除術而影響生育功能, 反而不少不孕女性是通過行卵巢囊腫切除術成功懷上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