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健脾利濕。 治脾胃虛弱, 納少無力, 痢疾, 便血, 水腫, 淋病, 癰腫, 潰瘍。
①《別錄》:主諸瘡, 燒, 以醬汁和敷之, 或取豬脂煎用;又主腸癰。
②《唐本草》:合蓴作羹, 主胃弱不下食;作鱠, 主久赤白痢。
③《本草拾遺》:主虛羸。 熱煮食之;鱠主五痔。
④《日華於本草》:溫中下氣, 補不足;鱠療腸澼水穀不調;燒灰以敷惡瘡;又釀白礬燒灰, 治腸風血痢。
⑤《滇南本草》:和五臟, 通血脈, 消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煆研入丸、散。 外用:搗敷、煆存性研末撒或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