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氣虛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 而且胃氣虛的症狀很多, 建議大家多服用中藥方子來調理一下身體。 這裡小編推薦大家喝攻補兩益湯中藥方劑, 攻補兩益湯的功效在治療胃氣虛弱方面是很好的。 來看攻補兩益湯的用法!
處方
榧子10個, 白薇3錢, 雷丸3錢, 神曲3錢, 檳榔2錢, 使君子10個, 白術1兩, 人參5錢。
功能主治
補正以殺蟲。 主症瘕。 胃氣虛弱, 食不能消, 偶食堅硬之物, 存於胃中, 久則變為有形之物, 腹中亂動, 動時痛不可忍, 得食則解, 後則漸大, 雖有飲食亦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劑腹必大痛, 斷不可飲以茶水,
摘錄
《辨證錄》卷七。
胃氣虛
胃氣虛症狀, 指胃的受納和消化水穀功能虛弱。 主要症狀有胸脘痞悶, 不思飲食, 或食不消化, 甚則食入反吐, 大便稀爛, 唇舌淡白等。
病因
本證多因飲食不節, 思慮、勞倦過度, 或吐瀉日久等, 導致胃氣虛弱, 胃氣受納和腐熟水穀的功能減弱, 胃絡失養, 胃失和降而致。 從中醫理論來講, 氣屬陽, 氣虛亦即陽虛, 然兩者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氣虛以倦怠乏力為主, 甚少見有畏寒之象或不畏寒;而陽虛則不然, 除有氣短、倦怠乏力等氣虛的症狀外, 尚可見形寒肢冷、畏寒等症。 而胃氣虛即脾虛也, 除見氣虛之症, 尚有食少納呆、脘腹飽滿等症;胃陽虛亦即脾陽虛,
臨床表現
胃痛或腹痛隱隱、喜暖喜按、空腹時痛甚、進食後痛減, 泛吐清水, 納食不香, 精神不振, 倦怠乏力, 手足發冷, 大便溏稀, 舌淡苔白, 脈虛弱或遲緩。
胃脘隱痛或痞脹、按之覺舒, 食欲不振, 或得食痛緩, 食後脹甚, 噯氣, 口淡不渴, 面色萎黃, 氣短懶言, 神疲倦怠, 舌質淡, 苔薄白, 脈弱。
食療
1、化瘀養肝蜜
山楂250克, 丹參500克, 枸杞子250克, 蜂蜜1000克, 冰糖60克。 先將前三味藥浸泡2小時後煎成藥液, 再把蜜、糖兌入藥液內, 以微火煮沸30分鐘, 待至蜜汁與藥液溶合而呈黏稠時離火, 冷卻後盛入容器內密封保存。 每日3次, 每次1匙, 以開水沖飲, 可連續擊服用2~3個月。
2、黑豆川芎粥
黑豆25克,
相關氣虛
氣虛者需補氣, 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食物可選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 可經常交替選服。
結語:有關攻補兩益湯中藥方劑,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攻補兩益湯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 攻補兩益湯能幫助我們治療胃氣虛的症狀, 有關胃氣虛的病因還有臨床表現等內容。 上述也提及了, 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