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人體寄生有大量細菌, 大部分組成腸道菌群與皮膚菌群。 人體對慢性皮炎的易感性是由免疫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決定的, 其中包括宿主菌群的影響。 然而, 這兩種不同的風險因素是否是造成炎症環境改變的首要因素一直是未解之謎。
德國盧貝克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 皮膚菌群部分是由宿主基因組控制的, 且皮膚菌群對皮炎的影響比早前認識的更為嚴重。 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盧貝克大學炎症研究小組的薩利赫·易蔔拉欣等人說, 他們對數百隻患有皮炎的實驗鼠進行的實驗表明,
此外, 研究人員還找到了人類的一個基因位點, 這個基因位點的突變會使得人體皮膚菌群發生變化, 更容易患皮炎及其他交叉感染疾病。 他們預計, 這一發現將為使用益生菌種預防及治療皮炎提供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