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牙結石, 很多人可能不甚瞭解, 以為只有在人體內部如膽囊、腎臟等區域才會形成結石, 殊不知牙齒上結石其實更為常見。 正是由於人們對牙結石的存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其潛在危害也沒有被人們所察覺, 直到它引起齲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並引發嚴重後果, 人們才後悔莫及。 本期開始, 小瑞將帶大家認識牙結石這一口腔中的大惡魔, 瞭解關於它的概念、產生、危害及應對方法。
什麼是牙結石
牙結石又稱牙石, 通常存在於唾液腺開口處的牙齒表面。 如下顎前牙的舌側表面, 上顎後牙的頰側表面和牙齒的頸部,
形成牙結石的原因
牙結石形成的原因來自很多方面, 主要有幾下幾點推論:
唾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 促使無機鹽沉澱於牙齒表面上。
退化細胞的磷酸鹽酵素使有機磷水解產生磷沉澱於牙齒表面而形成。
由於細菌使唾液的酸堿值升高而呈鹼性, 造成唾液中的蛋白質分解, 放出鈣鹽, 沉澱於牙齒表面上而成。
與口水濃度有關, 濃度愈大,
另外, 牙結石形成的速度、形態和硬度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新生牙結石只需12-15小時。 快速形成的牙結石要比慢慢形成的牙結石要軟且碎。
牙結石的危害
牙結石一旦鈣化, 就等同於在口腔中落地生根, 建立了生存的基地。 但這位大惡魔並不會就此止步, 而是繼續開枝散葉、呼朋引伴,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積越多、越級越厚, 並逐漸向牙頸部位發展, 形成更為隱形也更為可怕的“齦下結石”。
牙結石從牙冠逐漸向下蔓延, 牙結石每進步一些, 牙槽骨就萎縮一些, 久而久之, 牙齒就逐漸鬆動, 牙結石便見縫插針, 逐漸蔓延到牙根部位。 對口腔而言, 結石是一種異物, 它的存在本身就會不斷刺激牙周組織並壓迫牙齦, 影響口腔局部血液迴圈,
作為口腔健康的一級殺手, 牙結石的存在不容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 在牙結石形成之初由於硬度較小, 使用口腔清潔或刷牙等方法往往較容易清除, 而隨著日積月累的鈣化、牙結石在口腔中緊密附著, 普通的刷牙或口腔清潔方法便難以將其去除了。
相信有的朋友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就已經按耐不住“攬鏡自照”來確認自己口中有沒有被牙結石入侵了吧?不用過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