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只關注高血糖, 卻忽視了低血糖的危害性。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 8mmol/L稱為低血糖。 發生低血糖時, 患者會出現饑餓心慌、大汗淋漓、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等。 如果血糖更低, 或者低血糖持續時間更長, 患者就會出現精神和意識的障礙, 甚至胡言亂語, 再重者就會發生昏睡, 甚至昏迷進而危及生命。
糖尿病不是血糖高嗎, 怎麼又會有低血糖?這是許多糖尿病人的疑問。 糖尿病治療專家指出, 糖尿病患者身上始終存在著低血糖與高血糖這對矛盾。
糖尿病是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
冬季低血糖高發
冬季, 患者更應警惕低血糖的發生。 從臨床上看, 冬季是夜間低血糖的高發期。 因為寒冷的冬季身體能量需求增加, 夜長晝短, 糖尿病患者在飲食受到控制的情況下, 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時的補充, 容易發生低血糖。 有很多患者在冬季淩晨1—3點左右出現低血糖, 除了饑餓感和心慌之外, 第二天晨起還會感到頭痛、乏力等不適。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併發症。 目前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生率較高, 但自我防護能力不足, 容易導致病情惡化。
低血糖常見症狀
1、糖尿病早期或確診之前, 尤其是肥胖者,
2、用胰島素治療期間, 因劑量過大或病情好轉未及時減量, 或注射胰島素後沒有按時進餐, 臨時運動過量等, 均是引起低血糖的原因。
預防
冬季夜長晝短, 由於得不到及時的能量補充, 糖尿病患者更應該謹防夜間發生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一般出現在淩晨1:00~3:00, 患者若平素睡眠較好, 但近期睡眠差或者在睡眠過程中經常做噩夢;夜間出汗, 常汗濕衣服或第二天晨起頭痛或乏力等。 因此, 當懷疑有夜間低血糖存在時, 則應在次日午夜2:00~3:00檢測血糖, 以備採取相應措施。
因夜間發生低血糖是非常危險的。 有的患者甚至會因為低血糖而在睡夢中失去生命。
為了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應高度警惕, 老年人特別是單獨居住的老年人更應注意低血糖的發生。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定時、定量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準時就餐, 若不能按時進餐, 應在進餐時間吃些水果或餅乾等;不宜空腹運動, 運動量應適當;外出時, 一定要備些餅乾、糖果, 出現低血糖先兆時及時食用;隨身攜帶糖尿病資訊卡(包括個人資訊、聯繫方式等),
因無法預知低血糖何時會發生, 因此, 對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低血糖反應發作時, 應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坐下或者躺下, 以免摔傷, 儘快進食糖類食品或飲料。 若服糖5分鐘後症狀無改善或變得更糟, 應立即吃更多的糖, 如果10分鐘內仍然無改善, 就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同時, 注意低血糖被糾正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