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液:必須快速補充足量液體,
恢復有效迴圈血量。
原則上先快後慢。
當血糖>16.7毫摩爾/升(300毫克/分升)時,
採用生理鹽水,
以每小時500~1000毫升速度靜脈滴注;當血糖為13.9毫摩爾/升(250毫克/分升)時,
可改為洲葡萄糖液靜脈滴注,
速度減慢。
治療過程中必須嚴防血糖下降太快、太低,
以免發生腦水腫。
、對老年患者及心、腎功能障礙者,
補液不可太快,
宜密切觀察。
(2)胰島素:胰島素是治療酮症酸中毒的關鍵藥物。
目前認為小劑量胰島素靜脈連續滴注或間斷性肌肉注射的治療方法具有簡便、安全、有效等特點,
但必須視病情而定。
(3)抗生素:感染常是本症的主要誘因, 而酸中毒又常併發感染, 即使找不到感染處, 只要患者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 即應予以抗生素治療。
(4)補充鉀及鹼性藥物:在補液中應注意缺鉀情況。 酮症酸中毒時血鉀總是低的, 故一開始即可同時補鉀。 一般在500 毫升的液體中加入10%氯化鉀10~15毫升(鉀1~1.5克)靜脈滴注, 然後視血鉀濃度和尿量而定, 注意“見尿補鉀”。 當血鉀正常時, 應改用口服氯化鉀 5~7天, 每次1克, 每日3 次。 當血鉀>5毫摩爾/升時, 應停止補鉀, 補挪時應嚴密監察血鉀和心電圖。 一般不必補堿。 當血PH值為7.0或伴有高血鉀時, 應給予鹼性藥物, 以碳酸氫鈉溶液為宜。 補減量不宜過多, 速度不宜過快不可將胰島素置入鹼性溶液內, 以免藥效被破壞。
(5)其它:對症處理及消除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