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胰島素相比,類似物的作用優勢有哪些

1.貼近生理治療, 類似物和長效胰島素聯合應用, 三餐時注射短效類似物及睡前注射甘氨胰島素, 可幫助糖尿病患者更準確地類比正常人在生理狀態下的胰島素代謝過程, 以最大限度地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且不易引起低血糖的發生。

2.起效快速, 避免了人胰島素的起效時間需30~60分鐘、必須餐前30分鐘給藥的缺點, 僅鄰近餐前15分鐘注射, 或於餐後即用, 同時作用持續時間短。

3.顯著減少夜間低血糖發作。 一項有518名2型糖尿病患者參與的臨床試驗表明, 1日1次的甘氨胰島素的療效與NPH相當, 但低血糖的發生率分別為31.3%和40.2%。

另三項研究發現, 共計780名1型糖尿病患者0~6點發生低血糖的例數, 賴脯胰島素明顯少於人胰島素, Meta分析72名患者于兩藥注射後所發生的低血糖反應分別有102次和131次(P=0.024)。

4.峰效時間與餐後血糖峰值同步, 更好地控制餐後血糖升高。

5.口服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糖尿病患者的缺陷常是餐後血糖處理受損, 皮質激素可抑制胰島素的分泌, 增加糖異生, 減少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 但胰島素類似物可改變此弊端。

6.睡前注射甘精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合應用, 將提高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且比通常預想的更容易實現節約費用的目標。

7.可降低糖合血紅蛋白(HbA1c), 達到

8.注射部位的藥物吸收較穩定, 個體內的變化以及個體間的差異較小,

吸收的變異度有很大的改善。 另外, 人胰島素注射劑量較大時, 可在皮下形成儲存, 療效與持續時間難以預計, 而類似物極少出現此類現象。

9.類似物不過度啟動胰島素樣生長因數受體1(IGF-1), 較少介導增殖效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