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藥大全 廚房裡竟藏著“中藥鋪”

現在很多人身體不適, 都會去醫院開點中藥方進行調理, 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哦。 一些我們看起來不起眼的食材, 卻是非常好的中藥材哦, 竟然我們每家每戶的廚房裡也暗藏“中藥鋪”哦。

目錄

1、中藥養生 2、中藥祛斑

3、清火的中藥 4、抗衰老的中藥

5、中藥減肥茶 6、中藥治失眠

7、潤肺的中藥 8、有關中醫的疑問

中藥養生

我們常說的“藥食同源”其實就是指很多藥材和食物之間是沒有多大的邊界的。 很多食物都是可以當做藥材的, 我們的廚房裡也有很多這樣的中藥食材哦, 只要我們好好的利用它們就能夠幫我們防病治病哦。

肉桂——散寒止痛

肉桂, 《神農本草經》就有這味藥食材的記載, 它是平常家庭中燉肉、炒菜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絡的作用。

推薦藥膳:肉桂羊肉湯。 具體做法是將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 燉熟之後, 無論吃肉還是喝湯, 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八角——抗流感

八角在家裡也是常見的調味品, 中醫認為, 只要將八角用得好, 是能夠預防流感的哦, 在食療方裡面加些八角能夠起到增強免疫力以及抵抗流感的作用。

推薦藥膳:黃芪八角魚片。 魚肉片500克, 黃芪15克, 八角5克, 青椒絲少許。 黃芪、八角略洗煎汁備用;魚片去腥味處理後加黃芪八角汁少許略醃;下鍋炒一下放入少許青椒絲略翻即可。

薏仁——健脾止瀉

薏仁也是記載在《神農本草經》裡, 中醫認為, 薏仁味甘、淡, 性微寒、入脾、胃、肺經, 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之功, 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

推薦藥膳:薏米蓮子百合粥。 薏米50克, 蓮子(去心)30克, 百合20克, 先煮爛, 再與粳米50克同煮粥, 用適量紅糖(或蜂蜜)調味食用。 有健脾祛濕、潤肺止瀉、健膚美容作用, 適用於大便溏爛, 下肢濕疹, 面部座瘡等症。

芡實——補腎延年

芡實有被稱為雞頭米, 它被記載在《神農本草經》裡, 書中說芡實具有固腎澀精, 補脾止瀉, 止帶的作用, 是非常好的糧菜佳品, “嬰兒食之不老, 老人食之延年”。 而且還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

推薦藥膳:芡實馬齒莧瘦肉湯。 芡實100克, 馬齒莧50克,

瘦豬肉150克。 將三味洗淨, 一同放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 調味食用。 此肉湯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的作用。

羅漢果——潤肺止咳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 它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 非常適用於燥熱引發的咽喉痛疼、上火咳嗽、及腸燥便秘等不適。 它有甜味, 卻不產生熱量, 而且可以幫助淨化血脂, 潤腸通便。

推薦藥茶:羅漢果茶。 羅漢果50克, 250克清水, 一起煮熟之後隔渣, 然後放入適量的蜂蜜在水中, 充分調勻之後即可作為消暑飲料飲用。 羅漢果茶有清肺止咳、潤腸通便之功效, 可保嗓子, 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

山藥——開胃助消化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 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

臨床上常常用山藥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推薦藥膳:美齡粥。 山藥100克、豆漿1000毫升、香米250克, 用砂鍋熬制香米粥, 沸騰後放入豆漿山藥, 慢慢熬制, 小火收汁, 以免糊底。 能調理脾胃, 緩解腹脹, 傳說宋美齡曾不思下飯, 廚師準備了一份山藥豆漿做的粥, 讓其開胃吃飯。 後美其名曰“美齡粥”。

專家提醒, 任何藥食同源的, 都有其性味特點, 中醫常習慣地將用藥比喻為用兵, 拿捏需要嚴謹。 所以建議在食用時, 不要過量, 通過諮詢專業醫師辨證來用, 以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治未病和治病之間也有所區別, 如果生病了, 還是建議去醫院看病, 而不能僅僅局限於食療養生。

中藥祛斑

各種斑點可以說是影響廣大女性朋友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女性臉上或是身上長斑都會使得她們非常的痛苦以及不自信。 而祛斑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多的, 其中中藥祛斑就是女性朋友非常喜愛以及信賴的一種方法。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藥祛斑的秘方、配方以及自製中藥美白祛斑面膜吧!

中醫美白祛斑用七子白, 所謂七子白就是指白僵蠶、白芷、白蘞、白茯苓、白芨、白術、珍珠粉這其中中藥。 “七子白”在各個時代的宮廷都有不同版本, 於皮膚淨斑有很好的功效, 對於肌膚的美白控油, 水嫩保濕也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 由於天性或後天暴曬或過度使用護膚品造成的出現皮膚黑、黃、多斑等皮膚特徵, 使用“七子”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使您青春可人,光潔白皙,下面我小編就詳細介紹下:

一、白芷

其味香、辛,性溫。歷代視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體微循環,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皮膚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療皮膚皰痍疥癬等。《本經》記載:“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膜。”無論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中都記載白芷是製作面脂的主藥。可以美白,又可美體。

白芷粉末裝碗,加入蛋黃攪勻。加入蜂蜜和小黃瓜汁,調勻後塗抹臉上,約二十分鐘後,用清水洗幹。

把白芷搗碎,磨成粉,加蜂蜜拌成糊狀。兩天一次敷面,一次不要超過30分鐘。

二、白僵蠶

《本草綱目》記載:“蜜和擦面,滅黑黯好顏色,或加白牽牛,白僵蠶末,水和摻之。”《神農本草經》中則載有:“滅黑斑,令人面色好”的功效。

通過白僵蠶來進行美容去斑時,可採用外用法,也可使用內服法。外用時,將白僵蠶研成粉末,與蜂蜜調和成膏狀,潔面後塗抹適量進行敷面,有不錯的祛斑效果。內服時,可與白茯苓、白菊花、玫瑰花、絲瓜絡等一起入鍋煎汁。目前,利用白僵蠶來美白祛斑,已在現代女性中廣為流行,如果你也有色斑的困擾,那也不妨一試。

三、白茯苓

外用可潤滑肌膚,除面上瘡。《藥性論》記載:“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面上療面瘡及產婦黑皰如雀卵。”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美白肌膚,有牢牙烏髮,延年益壽。

白茯苓粉使用方法:內服:取白茯苓粉一勺,約5克左右,用開水沖服,一日2-3次。

四、白蘞

功效:美白、治療面部雀斑、清熱祛風。 白蘞對美白肌膚有特效。《藥性論》記載:“可治面上瘡皰。”

白蘞粉功效:美白消斑、除痘祛印、清熱解毒、收斂粗糙毛孔,肌膚光潔白皙,祛斑控油。白蘞具有治癰瘡,燙傷,消腫,潰後收斂等功效,內服外敷均可。

五、珍珠粉

美白、潤膚、祛痘,珍珠所含的氨基酸種類: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結氨酸、甲硫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絡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2-氨基乙磺酸、牛磺酸。

六、白芨

外用可潤滑肌膚,除面上瘡。《藥性論》記載:“治面上瘡,令人肌滑。”《本草綱目》記載:“洗面黑、祛斑。”它主要是潤膚白麵、去滅瘢,而且能醫手足皸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藥。

七、白術

功效:美白、除痘、消斑、清熱燥濕、殺蟎、治療皮膚癬症。白術對於美白皮膚有特效。對皮膚致病真菌如霧狀表皮癬菌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藥性論》記載:“主面光悅,駐顏祛斑。”用白術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狀,均勻塗抹面上,可美白,治療雀斑和黑斑。聖醫李時珍曾說此方治雀斑“極致”。

清火的中藥

上火是機體的一種病理狀態,多數人都有切身體會。用對清火藥能有效緩解症狀,但用錯就易傷身。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如何用對清火中藥。

類型 火有虛實之分

中醫認為,人體內有氣機運行,根據氣機的不同狀態,可分別歸屬為木、火、土、金、水五行。氣偏於動態而運行較快就對應於火,氣偏於靜止就對應于水。火又可分為實火和虛火,如果氣機在狹小的空間運動必然擁擠,這種情況是實火;如果氣機運行很快,但空間不狹小,就是虛火。實火要側重於疏散,散開以後氣機不再擁擠,火也就消散了;虛火則要側重于滋陰,陰氣充足以後可以涵養住陽氣,使陽氣不再亂竄,也就不表現為虛火了。

火可出現在心、肺、肝、胃、腎等臟腑,都可用中藥治療。具體選藥應考慮每一味的性味歸經。首先要選寒性或涼性的藥物。其次再選擇藥物的味。寒涼的藥有苦寒、辛涼、甘寒三種,實火一般用苦寒或辛涼類,因為這兩類藥能夠寒涼清熱的同時,又有疏散、開破的作用,把擁擠的氣機散開;虛火一般選甘寒的藥物滋陰。最後還要考慮藥物的歸經,比如心火常用黃連、蓮子心、竹葉等;肺火常用黃芩、桑白皮,肝火常用龍膽草、川楝子。這都是為了是藥物的作用更有靶向性。

火毒就是火聚集後產生質變,對機體造成更大傷害,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大都需苦味藥把結聚破開,如黃連、黃芩、大黃等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此外,牛黃、雄黃也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效果 3種藥武功高

一些中藥清火作用明顯,只要明確病因,單獨使用時效果就較好。但這幾個清火高手最拿手的領域有所區別。

黃芩最會清肺火。黃芩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因為它質地中空,和肺臟輕虛的特性相似,所以最擅長清肺火,表現為發熱咳痰、煩渴多飲、膚如火燎等。此時可取黃芩10~20克,煮10分鐘後放至適宜溫度後口服。此外,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病症也可服黃芩,因為它善治機體上部的火盛。

肝火耳鳴用菊花。菊花能疏風清熱、平肝明目,尤其能緩解肝火旺盛者的眼睛乾澀症狀。此外,菊花還有平肝陽的作用,頭眩耳鳴者也可服。菊花質地鬆散,不用煎煮也能把有效成分溶出,可以取3~5克用水沖泡代茶飲。很多苦寒藥雖能清熱,但用久會傷陰,因此黃芩、黃連這樣的藥物只能短期服用,菊花則沒有這個弊端,只要不是虛寒體質就可長期用。肝陽上亢而頭暈的人,可用菊花做枕芯,能起到清爽頭面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建議裝枕芯前,把菊花密封放鍋裡蒸一下,以殺死蟲卵。

清腎虛火,地黃最拿手。地黃是一味滋腎陰、清虛火的良藥。腎陰虛的人常常有腰酸、五心(手腳心和內心)煩熱、盜汗、頭暈耳鳴等症狀,如果用苦寒藥會適得其反,必須用甘寒藥滋陰。地黃富含汁液,且煎出的藥液質地濃厚色黑,能沉入下焦填補腎精。不過,有人服地黃後會腹瀉,經常便秘者可用生地黃30克煎煮十幾分鐘後服;必要時用熟地黃10~15克,煎煮30分鐘再服用,可避免腹瀉。

成藥 先看症狀再選

有時一味藥清火效果不佳,需要多種藥聯合起來組成團隊(如製成中成藥)攻克。和武林高手分門派一樣,根據清火類別的不同,這些中成藥也可分成幾類。

胃火。胃火的產生和飲食有關,如吃太多肥甘厚味,導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表現為胃脹痛等,可用清胃散、牛黃清胃丸等。

肺火。虛火表現為乾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可用百合固金丸。實火常表現為痰多色黃、黏稠、喉燥咽痛、面紅口幹、心煩口渴、胸滿氣喘,可服用牛黃清肺散、鮮竹瀝等。

肝火。多與工作壓力,生活環境,以及身體的激素變化有關。一般表現為頭暈、面紅目赤、口苦咽幹、急躁易怒、舌邊尖紅等,有時還會感到心煩易怒、睡眠欠佳。此時可遵醫囑口服杞菊地黃丸,注意飲食少酸多甜,養肝、健脾、和胃。

心火。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是失眠,還可表現為心悸、舌尖痛等。由於引起心火的原因比較複雜,建議諮詢醫生後選藥,飲食上應多吃酸棗、百合等。

需要注意的是,臟腑上火還常分實火和虛火,很多病症都可能出現類似症狀,多數人難以分清,建議使用以上藥物前請中醫辨證。

禁忌 經常用會內傷

有人用清火藥發現效果很好,一出現症狀就吃,或者長期服用,很容易出現不良後果。

以常用的清火中成藥牛黃解毒丸(片)為例,其主要的功效是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用於肝肺蘊熱、風火上擾引起的頭目眩暈、口鼻生瘡、風火牙疼、大便秘結等。該藥主要清的是中焦上焦(胃和胃以上)的火,且多為實火。由於這類藥中含砷,長期服用可能造成毒性累積,傷害肝臟和神經系統功能。

此外,清熱藥多苦寒,長期吃可能傷害脾胃,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一般不建議大家自己用清火藥,如果自行用藥超過3~5天症狀仍沒有明顯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就應該及時和醫生溝通並調整用藥方案。

人群 脾胃不好慎用

吃清火藥前,應在醫生指導下分清類型,特別是脾胃功能不佳、體質偏寒者選擇時更應謹慎。

苦寒藥如應用不當,輕則讓脾胃受傷,出現腹脹、腹瀉,重則可能傷身體的陽氣,引發四肢發冷畏寒等。甘寒藥使用不當同樣傷脾胃,不僅腹痛、腹瀉,胃口也會受到影響,嚴重時還可能傷脾陽、導致體內生寒濕,加重胃部不適,感覺身體倦怠無力、大便黏膩,總有排便不盡的感覺。

另外,多數上火引起的熱病易傷津液,長期用藥不當,即使身體正常者也會造成陰虛,“苦燥傷陰”就是這個原理。因此,清熱不忘養陰,陰虛的患者要注意遵醫囑配合使用養陰藥。服藥過程中,一旦出現胃腸不適、渾身無力時,應及時和醫生溝通。

抗衰老的中藥

《神農本草經》認為,人參能“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現代研究發現,它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保肝、調節心血管功能、興奮造血系統功能等作用。

中藥不僅可以用來治病,同樣還具有其它功效,比如下文所介紹的十種名貴中藥,就具有顯著的抗衰老功效。

紅景天

在古代本草中沒有紅景天的記載,是近代才發現的抗衰老新秀。它有補益元氣,清熱,解毒,止血,甯神益智的功效。紅景天有類似人參的補益作用,能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勞、抗輻射、抗病毒、抑制癌細胞生長,提高工作效率,延緩機體衰老。

人參

《神農本草經》認為,人參能“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現代研究發現,它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保肝、調節心血管功能、興奮造血系統功能等作用。

蜂王漿

蜂王漿是蜂製品中的珍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促進細胞生長,增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組織再生能力。同時,因其含有豐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維生素C、E,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良藥。

靈芝

《神農本草經》認為,靈芝能“補肝氣,安魂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現代研究證實,靈芝對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功能都有調節作用,具有免疫調節、清除自由基、平衡代謝等功能,直接影響人體衰老進程。

三七

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代研究發現,三七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參有相似之處,其人參總皂甙含量超過人參。三七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參有明顯的優勢。

何首烏

宋代《開寶本草》稱之“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現代研究發現,何首烏能夠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對神經衰弱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並可調節血清膽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細胞轉化和代謝膽固醇的能力,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絞股藍

絞股藍在古代本草中不見其名。近年來發現,絞股藍具有抗衰老、抗疲勞、抗癌、調節內分泌功能,能提高人體應變能力和免疫力,降低膽固醇和轉氨酶,預防腫瘤,抑制潰瘍,緩解緊張,鎮靜、鎮痛。

黃芪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為“補氣諸藥之最”。現代研究發現,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延緩細胞衰老。

中藥減肥茶

第一、菊花茶

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性微寒、味甘、苦,有清肝明目、消炎解毒、抗血栓、解熱鎮靜、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壓、降低血脂功效。10克,開水沖泡,加蓋片刻代茶隨時飲用。

第二、山楂消脂茶

鮮山楂30克、生槐花5克、嫩荷葉15克、草決明10克。將以上物品放鍋中煮,待將爛時,用大勺壓碎,再煮10分鐘,取汁當茶飲,每日一劑,連服三個月。

第三、丹參茶

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乾燥根及根莖。性微寒、味苦、有降低血壓、降低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調整心率、提高機體免疫功能。10克,開水沖泡,加蓋片刻代茶隨時飲用。

第四、菊花綠茶

杭菊花10克、綠茶3克,開水沖泡。菊花清肝明目,茶葉有增強血管彈性,減低膽固醇的功效,長期飲用,對防治高脂血症及動脈硬化有較好的效果。

第五、枸杞菊花茶

枸杞15克、菊花10克,沸水沖泡,每日代茶飲,枸杞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C、鈣、鐵,具有補肝、益腎、養肝明目、潤肺燥的作用,可降壓、降脂和防止動脈硬化;而菊花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的作用。脾胃虛弱者應注意,在製作時放上幾枚大棗,加強健脾作用。

第六、山楂荷葉茶

山楂30克、荷葉12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20分鐘,取汁飲用。山楂、荷葉均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血脂的作用,又具有減肥的功效,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兼身體肥胖者尤為適宜。

第七、決明子茶

為豆科植物決明的成熟種子。性微寒、味甘、苦、鹹,有清肝明目、祛風止痛、潤腸通便、降低血脂功效。10克,開水沖泡,加蓋片刻代茶隨時飲用。

這七道中醫減肥茶的減肥效果都不錯,如果在減肥的過程中可以注意控制飲食和多做運動,絕對會事半功倍,讓你變成魔鬼身材也是指日可待。中醫減肥還有很多不錯的方法,比如針灸啦,推拿啦等等,如果想要減肥,一定要去正規中醫院哦!

中藥治失眠

近年來,隨著失眠率越來越高,中藥治失眠的說法也為人所熟悉。那麼,中藥治失眠真的有效嗎?中藥治失眠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需要採用適合治療失眠的中藥才最有效。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治療失眠的中藥哪些最好,讓你不再失眠。

一、百合

百合治咳嗽這一說法,廣為人知,但是百合同樣也具有安心養神的作用,不僅能起到治療咳嗽的功效,還能起到提高睡眠品質的作用。一般適宜多夢、半夜容易驚醒的患者食用,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水煮後,取汁去渣飲用。

二、珍珠母

珍珠母具有治療清肝明目,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失眠的作用。可以在晚上睡覺時,用珍珠母加水煎煮,取汁去渣服用。

三、夜交藤

夜交藤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適合多夢、多汗的失眠患者食用,可以很好地提高睡眠品質失眠患者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取夜交藤加水煎煮,取汁去渣服用。

四、黨參

黨參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失眠的作用,尤其是跟豬心、當歸一起煮,對提高睡眠品質更有幫助。可以把豬心切成塊,放進黨參、當歸一起煮成湯,取汁去渣吃豬心,服用過幾次之後,就能起到很好的安眠功效。

五、龍骨

龍骨具有安心定神的功效,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眠功效,尤其是對於夜半容易驚醒的患者而言,更具有強效。可以在晚上睡覺前,把龍骨和水一起煎煮,取汁去渣飲用。

以上是五種比較有效地治療失眠的中藥,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眠功效,患者應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儘量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以上幾種中藥治療方法,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眠作用,使患者早日遠離失眠困擾。

潤肺的中藥

秋季乾燥,若是平時用些滋陰潤肺的中藥來煲粥、煮湯,可以有效趕走秋燥。那麼滋陰潤肺的中藥有哪些呢?今天小編推薦潤肺的中藥,平時不妨常食用。

1、麥冬

麥冬性甘寒質潤,有滋陰之功,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既善於清養肺胃之陰,又可清心經之熱,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藥。常用量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飲服。傳統認為,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麥冬,清心除煩多用連心麥冬。

臨床上常用麥冬配伍人參、五味子,以增強滋陰潤燥的功效,用以治療因肺陰不足引起的喉癢、咳嗽無痰、口渴咽幹以及腸燥便秘等症。

2、川貝

川貝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本草匯言》中論述認為:“貝母,開鬱、下氣、化痰之藥也,潤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於緩解燥咳。川貝味甘、苦、性微寒,治療陰虛燥咳效果較好。

若肺燥陰虛咳嗽,痰中帶血,可用川貝3克加適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燉1小時服用。很多人為了緩解苦味,常將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飯時取米湯200毫升,放入川貝、冰糖隔水燉服。川貝還可和瘦肉煲湯,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內。

3、款冬花

中醫認為,款冬花性味辛、溫,入肺經,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質潤,溫而不燥,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藥,適用於多種咳嗽氣喘。無論外感、內傷咳嗽,寒性咳嗽,熱性咳嗽,均可選用,故有治療咳嗽要藥之稱,但其以溫而不熱、辛而不燥、甘而不滯為特點,因此對於肺虛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為適用。

款冬花常經蜜炙之後使用,稱為炙冬花,以增強潤肺止咳平喘作用。臨床上冬花多與其他藥物配伍以增強療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藥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與麻黃、杏仁、蘇子為伍,稱款冬定喘湯,治痰嗽哮喘遇冷即發之症,療效頗佳。

4、銀耳

銀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銀耳子等,其有“菌中之冠”的美稱。中醫指出,銀耳性平,味甘,是名貴的營養滋補的佳品,同時還是扶正強壯的補藥。銀耳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以及滋陰潤肺的功效。

銀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適量。將秋梨洗淨去核切小塊,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時後,食梨喝湯,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秋燥咳嗽、乾咳少痰者。

5、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幹結等。

沙參、麥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沙參、麥冬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與大米共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調味即可,每日1劑。具有益氣養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6、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經。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用於熱病傷陰、肺胃燥熱、咳嗽少痰、心煩口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尿頻、筋脈失養攣痛、素體陰虛、風濕自汗、勞瘧寒熱等症。《本草綱目》介紹該藥主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一切虛損”。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竹還可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起到輔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別適合糖尿病合併秋燥者食用。常用 量為10-15克,水煎代茶飲,也可與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7、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微溫,能促進支氣管分泌,具有止咳化痰、宣肺排膿的功效。用於肺癰胸痛、咳痰膿血、痰黃腥臭等證,有排膿之效。如《金匱要略》桔梗湯,即以之配伍甘草,用以排膿;桔梗白散(桔梗、貝母、巴豆),排膿之力尤強。多配魚腥草、薏苡仁、冬瓜子等應用。

桔梗10克,大米100克。將桔梗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劑。可化痰止咳。適用於肺熱咳嗽、痰黃黏稠或乾咳難咯等。

8、石斛

石斛味甘,微寒,能養胃生津、滋陰除熱、明目退翳,對秋燥伴有近視、遠視、輕度白內障者尤為適宜。可取石斛(6-12克)與菊花適量同煎代茶飲,有較好的明目潤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發揮作用,因此應將石斛先煎30分鐘,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鐘。

另因本品有斂邪的作用,故感冒初起者忌服,且大劑量可抑制心臟和呼吸,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9、西洋參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以此代之。”

進食西洋參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服時不宜飲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與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結合使吸收率下降;二是服後不宜吃蘿蔔,因蘿蔔是破氣的,而西洋參是補氣的;三是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濕、舌苔膩濁者不宜選用。

有關中醫的疑問

中醫被西方人稱為“第五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的方法體系,也是備受現代人推崇的養生保健方式。不過,很多人在對中醫癡迷的同時也存在很多疑問。為此,我們找來中醫專家進行解答。

1.白髮蒼蒼的中醫更厲害嗎?

事實:“中醫越老越值錢”並不單只年齡,更多指的是經驗。中醫是一門重視經驗傳承的醫學,看得病人越多,對於疾病的掌控、用藥都會更嫺熟。年齡大些的中醫行醫時間長,診病用藥當然也會“更厲害”。花白的頭髮並不代表水準一定高,相反,一些老中醫保養得非常好,發色烏黑,說起話來中氣十足,顯得很年輕。

2.會把脈的醫生就會看病嗎?

事實:會把脈的醫生並不一定就能把你的病治好。民間善於通過脈診說出症狀及疾病的中醫並不少,但能以此治癒疾病的卻相對有限。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脈象只是其中一個參考專案,無法窺探出疾病全貌。就算清楚病人的問題出在哪,但要怎麼處理、如何用藥治療又是另一門學問。

3.中藥西藥可以一起吃嗎?

事實:同一種病不建議既吃中藥又吃西藥。中、西藥物交互作用很複雜,除非開藥的醫師對中、西藥都懂,否則服用不同醫師開的中藥或西藥,有較大風險。他建議正在服西藥的人,吃中藥前要審慎評估,並且先跟醫生討論。醫生確定用藥後,也應持續追蹤病人服藥後的狀況。

4.水煎藥比藥粉更有效嗎?

事實:這要視情況而定,通常只要診斷正確,科學用藥,就能達到一定效果。一般來說,濃縮萃取的中藥粉運用得宜,效果並不會輸給傳統的水煎藥。楊榮季說,但有些情況下用水煎藥比較好:

急重症:水煎藥是湯劑,吸收效果較快。

糖尿病:中藥粉內的澱粉含量較高,有些糖尿病患者並不適用,這時可改用水煎藥。

需要開特別藥方時:中藥粉是固定成方,不如水煎藥加減變化靈活。古代中藥有十萬方,有時醫生會視病情選擇水煎藥。

5.吃中藥會傷肝、腎?

事實: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中藥、草藥的差別。中藥是中醫典籍有記載、經過炮製和處理過的,已經除去了植物中某些有毒成分;而一般草藥沒有經過炮製,品種與別名複雜,往往須經專家鑒定,隨便拿來使用的確可能傷肝。即使是中藥,也不可以長期服用,通常中醫師會依照體質辨證調整、更改藥方。

6.吃中藥調整體質後可以恢復不規律作息?

事實:吃中藥不是為了要讓你更放肆地生活。很多患者吃完中藥後體力、精神變好,容易恢復不良生活習慣。中醫很注重日常生活調養,吃藥只是解決潛藏在體內的病灶問題,若不留意則會更加嚴重。

結語:原來廚房裡的這些不起眼的調味品居然也是中藥材哦,大家平時是不是都忽略了呢?只要我們用得好,是能夠幫助我們預防疾病、增強抵抗力等作用的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使您青春可人,光潔白皙,下面我小編就詳細介紹下:

一、白芷

其味香、辛,性溫。歷代視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體微循環,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皮膚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療皮膚皰痍疥癬等。《本經》記載:“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膜。”無論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中都記載白芷是製作面脂的主藥。可以美白,又可美體。

白芷粉末裝碗,加入蛋黃攪勻。加入蜂蜜和小黃瓜汁,調勻後塗抹臉上,約二十分鐘後,用清水洗幹。

把白芷搗碎,磨成粉,加蜂蜜拌成糊狀。兩天一次敷面,一次不要超過30分鐘。

二、白僵蠶

《本草綱目》記載:“蜜和擦面,滅黑黯好顏色,或加白牽牛,白僵蠶末,水和摻之。”《神農本草經》中則載有:“滅黑斑,令人面色好”的功效。

通過白僵蠶來進行美容去斑時,可採用外用法,也可使用內服法。外用時,將白僵蠶研成粉末,與蜂蜜調和成膏狀,潔面後塗抹適量進行敷面,有不錯的祛斑效果。內服時,可與白茯苓、白菊花、玫瑰花、絲瓜絡等一起入鍋煎汁。目前,利用白僵蠶來美白祛斑,已在現代女性中廣為流行,如果你也有色斑的困擾,那也不妨一試。

三、白茯苓

外用可潤滑肌膚,除面上瘡。《藥性論》記載:“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面上療面瘡及產婦黑皰如雀卵。”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美白肌膚,有牢牙烏髮,延年益壽。

白茯苓粉使用方法:內服:取白茯苓粉一勺,約5克左右,用開水沖服,一日2-3次。

四、白蘞

功效:美白、治療面部雀斑、清熱祛風。 白蘞對美白肌膚有特效。《藥性論》記載:“可治面上瘡皰。”

白蘞粉功效:美白消斑、除痘祛印、清熱解毒、收斂粗糙毛孔,肌膚光潔白皙,祛斑控油。白蘞具有治癰瘡,燙傷,消腫,潰後收斂等功效,內服外敷均可。

五、珍珠粉

美白、潤膚、祛痘,珍珠所含的氨基酸種類: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結氨酸、甲硫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絡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2-氨基乙磺酸、牛磺酸。

六、白芨

外用可潤滑肌膚,除面上瘡。《藥性論》記載:“治面上瘡,令人肌滑。”《本草綱目》記載:“洗面黑、祛斑。”它主要是潤膚白麵、去滅瘢,而且能醫手足皸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藥。

七、白術

功效:美白、除痘、消斑、清熱燥濕、殺蟎、治療皮膚癬症。白術對於美白皮膚有特效。對皮膚致病真菌如霧狀表皮癬菌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藥性論》記載:“主面光悅,駐顏祛斑。”用白術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狀,均勻塗抹面上,可美白,治療雀斑和黑斑。聖醫李時珍曾說此方治雀斑“極致”。

清火的中藥

上火是機體的一種病理狀態,多數人都有切身體會。用對清火藥能有效緩解症狀,但用錯就易傷身。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如何用對清火中藥。

類型 火有虛實之分

中醫認為,人體內有氣機運行,根據氣機的不同狀態,可分別歸屬為木、火、土、金、水五行。氣偏於動態而運行較快就對應於火,氣偏於靜止就對應于水。火又可分為實火和虛火,如果氣機在狹小的空間運動必然擁擠,這種情況是實火;如果氣機運行很快,但空間不狹小,就是虛火。實火要側重於疏散,散開以後氣機不再擁擠,火也就消散了;虛火則要側重于滋陰,陰氣充足以後可以涵養住陽氣,使陽氣不再亂竄,也就不表現為虛火了。

火可出現在心、肺、肝、胃、腎等臟腑,都可用中藥治療。具體選藥應考慮每一味的性味歸經。首先要選寒性或涼性的藥物。其次再選擇藥物的味。寒涼的藥有苦寒、辛涼、甘寒三種,實火一般用苦寒或辛涼類,因為這兩類藥能夠寒涼清熱的同時,又有疏散、開破的作用,把擁擠的氣機散開;虛火一般選甘寒的藥物滋陰。最後還要考慮藥物的歸經,比如心火常用黃連、蓮子心、竹葉等;肺火常用黃芩、桑白皮,肝火常用龍膽草、川楝子。這都是為了是藥物的作用更有靶向性。

火毒就是火聚集後產生質變,對機體造成更大傷害,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大都需苦味藥把結聚破開,如黃連、黃芩、大黃等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此外,牛黃、雄黃也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效果 3種藥武功高

一些中藥清火作用明顯,只要明確病因,單獨使用時效果就較好。但這幾個清火高手最拿手的領域有所區別。

黃芩最會清肺火。黃芩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因為它質地中空,和肺臟輕虛的特性相似,所以最擅長清肺火,表現為發熱咳痰、煩渴多飲、膚如火燎等。此時可取黃芩10~20克,煮10分鐘後放至適宜溫度後口服。此外,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病症也可服黃芩,因為它善治機體上部的火盛。

肝火耳鳴用菊花。菊花能疏風清熱、平肝明目,尤其能緩解肝火旺盛者的眼睛乾澀症狀。此外,菊花還有平肝陽的作用,頭眩耳鳴者也可服。菊花質地鬆散,不用煎煮也能把有效成分溶出,可以取3~5克用水沖泡代茶飲。很多苦寒藥雖能清熱,但用久會傷陰,因此黃芩、黃連這樣的藥物只能短期服用,菊花則沒有這個弊端,只要不是虛寒體質就可長期用。肝陽上亢而頭暈的人,可用菊花做枕芯,能起到清爽頭面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建議裝枕芯前,把菊花密封放鍋裡蒸一下,以殺死蟲卵。

清腎虛火,地黃最拿手。地黃是一味滋腎陰、清虛火的良藥。腎陰虛的人常常有腰酸、五心(手腳心和內心)煩熱、盜汗、頭暈耳鳴等症狀,如果用苦寒藥會適得其反,必須用甘寒藥滋陰。地黃富含汁液,且煎出的藥液質地濃厚色黑,能沉入下焦填補腎精。不過,有人服地黃後會腹瀉,經常便秘者可用生地黃30克煎煮十幾分鐘後服;必要時用熟地黃10~15克,煎煮30分鐘再服用,可避免腹瀉。

成藥 先看症狀再選

有時一味藥清火效果不佳,需要多種藥聯合起來組成團隊(如製成中成藥)攻克。和武林高手分門派一樣,根據清火類別的不同,這些中成藥也可分成幾類。

胃火。胃火的產生和飲食有關,如吃太多肥甘厚味,導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表現為胃脹痛等,可用清胃散、牛黃清胃丸等。

肺火。虛火表現為乾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可用百合固金丸。實火常表現為痰多色黃、黏稠、喉燥咽痛、面紅口幹、心煩口渴、胸滿氣喘,可服用牛黃清肺散、鮮竹瀝等。

肝火。多與工作壓力,生活環境,以及身體的激素變化有關。一般表現為頭暈、面紅目赤、口苦咽幹、急躁易怒、舌邊尖紅等,有時還會感到心煩易怒、睡眠欠佳。此時可遵醫囑口服杞菊地黃丸,注意飲食少酸多甜,養肝、健脾、和胃。

心火。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是失眠,還可表現為心悸、舌尖痛等。由於引起心火的原因比較複雜,建議諮詢醫生後選藥,飲食上應多吃酸棗、百合等。

需要注意的是,臟腑上火還常分實火和虛火,很多病症都可能出現類似症狀,多數人難以分清,建議使用以上藥物前請中醫辨證。

禁忌 經常用會內傷

有人用清火藥發現效果很好,一出現症狀就吃,或者長期服用,很容易出現不良後果。

以常用的清火中成藥牛黃解毒丸(片)為例,其主要的功效是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用於肝肺蘊熱、風火上擾引起的頭目眩暈、口鼻生瘡、風火牙疼、大便秘結等。該藥主要清的是中焦上焦(胃和胃以上)的火,且多為實火。由於這類藥中含砷,長期服用可能造成毒性累積,傷害肝臟和神經系統功能。

此外,清熱藥多苦寒,長期吃可能傷害脾胃,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一般不建議大家自己用清火藥,如果自行用藥超過3~5天症狀仍沒有明顯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就應該及時和醫生溝通並調整用藥方案。

人群 脾胃不好慎用

吃清火藥前,應在醫生指導下分清類型,特別是脾胃功能不佳、體質偏寒者選擇時更應謹慎。

苦寒藥如應用不當,輕則讓脾胃受傷,出現腹脹、腹瀉,重則可能傷身體的陽氣,引發四肢發冷畏寒等。甘寒藥使用不當同樣傷脾胃,不僅腹痛、腹瀉,胃口也會受到影響,嚴重時還可能傷脾陽、導致體內生寒濕,加重胃部不適,感覺身體倦怠無力、大便黏膩,總有排便不盡的感覺。

另外,多數上火引起的熱病易傷津液,長期用藥不當,即使身體正常者也會造成陰虛,“苦燥傷陰”就是這個原理。因此,清熱不忘養陰,陰虛的患者要注意遵醫囑配合使用養陰藥。服藥過程中,一旦出現胃腸不適、渾身無力時,應及時和醫生溝通。

抗衰老的中藥

《神農本草經》認為,人參能“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現代研究發現,它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保肝、調節心血管功能、興奮造血系統功能等作用。

中藥不僅可以用來治病,同樣還具有其它功效,比如下文所介紹的十種名貴中藥,就具有顯著的抗衰老功效。

紅景天

在古代本草中沒有紅景天的記載,是近代才發現的抗衰老新秀。它有補益元氣,清熱,解毒,止血,甯神益智的功效。紅景天有類似人參的補益作用,能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勞、抗輻射、抗病毒、抑制癌細胞生長,提高工作效率,延緩機體衰老。

人參

《神農本草經》認為,人參能“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現代研究發現,它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保肝、調節心血管功能、興奮造血系統功能等作用。

蜂王漿

蜂王漿是蜂製品中的珍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促進細胞生長,增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組織再生能力。同時,因其含有豐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維生素C、E,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良藥。

靈芝

《神農本草經》認為,靈芝能“補肝氣,安魂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現代研究證實,靈芝對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功能都有調節作用,具有免疫調節、清除自由基、平衡代謝等功能,直接影響人體衰老進程。

三七

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代研究發現,三七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參有相似之處,其人參總皂甙含量超過人參。三七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參有明顯的優勢。

何首烏

宋代《開寶本草》稱之“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現代研究發現,何首烏能夠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對神經衰弱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並可調節血清膽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細胞轉化和代謝膽固醇的能力,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絞股藍

絞股藍在古代本草中不見其名。近年來發現,絞股藍具有抗衰老、抗疲勞、抗癌、調節內分泌功能,能提高人體應變能力和免疫力,降低膽固醇和轉氨酶,預防腫瘤,抑制潰瘍,緩解緊張,鎮靜、鎮痛。

黃芪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為“補氣諸藥之最”。現代研究發現,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延緩細胞衰老。

中藥減肥茶

第一、菊花茶

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性微寒、味甘、苦,有清肝明目、消炎解毒、抗血栓、解熱鎮靜、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壓、降低血脂功效。10克,開水沖泡,加蓋片刻代茶隨時飲用。

第二、山楂消脂茶

鮮山楂30克、生槐花5克、嫩荷葉15克、草決明10克。將以上物品放鍋中煮,待將爛時,用大勺壓碎,再煮10分鐘,取汁當茶飲,每日一劑,連服三個月。

第三、丹參茶

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乾燥根及根莖。性微寒、味苦、有降低血壓、降低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調整心率、提高機體免疫功能。10克,開水沖泡,加蓋片刻代茶隨時飲用。

第四、菊花綠茶

杭菊花10克、綠茶3克,開水沖泡。菊花清肝明目,茶葉有增強血管彈性,減低膽固醇的功效,長期飲用,對防治高脂血症及動脈硬化有較好的效果。

第五、枸杞菊花茶

枸杞15克、菊花10克,沸水沖泡,每日代茶飲,枸杞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C、鈣、鐵,具有補肝、益腎、養肝明目、潤肺燥的作用,可降壓、降脂和防止動脈硬化;而菊花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的作用。脾胃虛弱者應注意,在製作時放上幾枚大棗,加強健脾作用。

第六、山楂荷葉茶

山楂30克、荷葉12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20分鐘,取汁飲用。山楂、荷葉均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血脂的作用,又具有減肥的功效,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兼身體肥胖者尤為適宜。

第七、決明子茶

為豆科植物決明的成熟種子。性微寒、味甘、苦、鹹,有清肝明目、祛風止痛、潤腸通便、降低血脂功效。10克,開水沖泡,加蓋片刻代茶隨時飲用。

這七道中醫減肥茶的減肥效果都不錯,如果在減肥的過程中可以注意控制飲食和多做運動,絕對會事半功倍,讓你變成魔鬼身材也是指日可待。中醫減肥還有很多不錯的方法,比如針灸啦,推拿啦等等,如果想要減肥,一定要去正規中醫院哦!

中藥治失眠

近年來,隨著失眠率越來越高,中藥治失眠的說法也為人所熟悉。那麼,中藥治失眠真的有效嗎?中藥治失眠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需要採用適合治療失眠的中藥才最有效。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治療失眠的中藥哪些最好,讓你不再失眠。

一、百合

百合治咳嗽這一說法,廣為人知,但是百合同樣也具有安心養神的作用,不僅能起到治療咳嗽的功效,還能起到提高睡眠品質的作用。一般適宜多夢、半夜容易驚醒的患者食用,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水煮後,取汁去渣飲用。

二、珍珠母

珍珠母具有治療清肝明目,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失眠的作用。可以在晚上睡覺時,用珍珠母加水煎煮,取汁去渣服用。

三、夜交藤

夜交藤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適合多夢、多汗的失眠患者食用,可以很好地提高睡眠品質失眠患者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取夜交藤加水煎煮,取汁去渣服用。

四、黨參

黨參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失眠的作用,尤其是跟豬心、當歸一起煮,對提高睡眠品質更有幫助。可以把豬心切成塊,放進黨參、當歸一起煮成湯,取汁去渣吃豬心,服用過幾次之後,就能起到很好的安眠功效。

五、龍骨

龍骨具有安心定神的功效,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眠功效,尤其是對於夜半容易驚醒的患者而言,更具有強效。可以在晚上睡覺前,把龍骨和水一起煎煮,取汁去渣飲用。

以上是五種比較有效地治療失眠的中藥,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眠功效,患者應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儘量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以上幾種中藥治療方法,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眠作用,使患者早日遠離失眠困擾。

潤肺的中藥

秋季乾燥,若是平時用些滋陰潤肺的中藥來煲粥、煮湯,可以有效趕走秋燥。那麼滋陰潤肺的中藥有哪些呢?今天小編推薦潤肺的中藥,平時不妨常食用。

1、麥冬

麥冬性甘寒質潤,有滋陰之功,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既善於清養肺胃之陰,又可清心經之熱,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藥。常用量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飲服。傳統認為,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麥冬,清心除煩多用連心麥冬。

臨床上常用麥冬配伍人參、五味子,以增強滋陰潤燥的功效,用以治療因肺陰不足引起的喉癢、咳嗽無痰、口渴咽幹以及腸燥便秘等症。

2、川貝

川貝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本草匯言》中論述認為:“貝母,開鬱、下氣、化痰之藥也,潤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於緩解燥咳。川貝味甘、苦、性微寒,治療陰虛燥咳效果較好。

若肺燥陰虛咳嗽,痰中帶血,可用川貝3克加適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燉1小時服用。很多人為了緩解苦味,常將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飯時取米湯200毫升,放入川貝、冰糖隔水燉服。川貝還可和瘦肉煲湯,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內。

3、款冬花

中醫認為,款冬花性味辛、溫,入肺經,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質潤,溫而不燥,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藥,適用於多種咳嗽氣喘。無論外感、內傷咳嗽,寒性咳嗽,熱性咳嗽,均可選用,故有治療咳嗽要藥之稱,但其以溫而不熱、辛而不燥、甘而不滯為特點,因此對於肺虛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為適用。

款冬花常經蜜炙之後使用,稱為炙冬花,以增強潤肺止咳平喘作用。臨床上冬花多與其他藥物配伍以增強療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藥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與麻黃、杏仁、蘇子為伍,稱款冬定喘湯,治痰嗽哮喘遇冷即發之症,療效頗佳。

4、銀耳

銀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銀耳子等,其有“菌中之冠”的美稱。中醫指出,銀耳性平,味甘,是名貴的營養滋補的佳品,同時還是扶正強壯的補藥。銀耳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以及滋陰潤肺的功效。

銀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適量。將秋梨洗淨去核切小塊,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時後,食梨喝湯,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秋燥咳嗽、乾咳少痰者。

5、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幹結等。

沙參、麥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沙參、麥冬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與大米共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調味即可,每日1劑。具有益氣養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6、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經。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用於熱病傷陰、肺胃燥熱、咳嗽少痰、心煩口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尿頻、筋脈失養攣痛、素體陰虛、風濕自汗、勞瘧寒熱等症。《本草綱目》介紹該藥主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一切虛損”。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竹還可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起到輔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別適合糖尿病合併秋燥者食用。常用 量為10-15克,水煎代茶飲,也可與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7、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微溫,能促進支氣管分泌,具有止咳化痰、宣肺排膿的功效。用於肺癰胸痛、咳痰膿血、痰黃腥臭等證,有排膿之效。如《金匱要略》桔梗湯,即以之配伍甘草,用以排膿;桔梗白散(桔梗、貝母、巴豆),排膿之力尤強。多配魚腥草、薏苡仁、冬瓜子等應用。

桔梗10克,大米100克。將桔梗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劑。可化痰止咳。適用於肺熱咳嗽、痰黃黏稠或乾咳難咯等。

8、石斛

石斛味甘,微寒,能養胃生津、滋陰除熱、明目退翳,對秋燥伴有近視、遠視、輕度白內障者尤為適宜。可取石斛(6-12克)與菊花適量同煎代茶飲,有較好的明目潤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發揮作用,因此應將石斛先煎30分鐘,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鐘。

另因本品有斂邪的作用,故感冒初起者忌服,且大劑量可抑制心臟和呼吸,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9、西洋參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以此代之。”

進食西洋參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服時不宜飲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與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結合使吸收率下降;二是服後不宜吃蘿蔔,因蘿蔔是破氣的,而西洋參是補氣的;三是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濕、舌苔膩濁者不宜選用。

有關中醫的疑問

中醫被西方人稱為“第五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的方法體系,也是備受現代人推崇的養生保健方式。不過,很多人在對中醫癡迷的同時也存在很多疑問。為此,我們找來中醫專家進行解答。

1.白髮蒼蒼的中醫更厲害嗎?

事實:“中醫越老越值錢”並不單只年齡,更多指的是經驗。中醫是一門重視經驗傳承的醫學,看得病人越多,對於疾病的掌控、用藥都會更嫺熟。年齡大些的中醫行醫時間長,診病用藥當然也會“更厲害”。花白的頭髮並不代表水準一定高,相反,一些老中醫保養得非常好,發色烏黑,說起話來中氣十足,顯得很年輕。

2.會把脈的醫生就會看病嗎?

事實:會把脈的醫生並不一定就能把你的病治好。民間善於通過脈診說出症狀及疾病的中醫並不少,但能以此治癒疾病的卻相對有限。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脈象只是其中一個參考專案,無法窺探出疾病全貌。就算清楚病人的問題出在哪,但要怎麼處理、如何用藥治療又是另一門學問。

3.中藥西藥可以一起吃嗎?

事實:同一種病不建議既吃中藥又吃西藥。中、西藥物交互作用很複雜,除非開藥的醫師對中、西藥都懂,否則服用不同醫師開的中藥或西藥,有較大風險。他建議正在服西藥的人,吃中藥前要審慎評估,並且先跟醫生討論。醫生確定用藥後,也應持續追蹤病人服藥後的狀況。

4.水煎藥比藥粉更有效嗎?

事實:這要視情況而定,通常只要診斷正確,科學用藥,就能達到一定效果。一般來說,濃縮萃取的中藥粉運用得宜,效果並不會輸給傳統的水煎藥。楊榮季說,但有些情況下用水煎藥比較好:

急重症:水煎藥是湯劑,吸收效果較快。

糖尿病:中藥粉內的澱粉含量較高,有些糖尿病患者並不適用,這時可改用水煎藥。

需要開特別藥方時:中藥粉是固定成方,不如水煎藥加減變化靈活。古代中藥有十萬方,有時醫生會視病情選擇水煎藥。

5.吃中藥會傷肝、腎?

事實: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中藥、草藥的差別。中藥是中醫典籍有記載、經過炮製和處理過的,已經除去了植物中某些有毒成分;而一般草藥沒有經過炮製,品種與別名複雜,往往須經專家鑒定,隨便拿來使用的確可能傷肝。即使是中藥,也不可以長期服用,通常中醫師會依照體質辨證調整、更改藥方。

6.吃中藥調整體質後可以恢復不規律作息?

事實:吃中藥不是為了要讓你更放肆地生活。很多患者吃完中藥後體力、精神變好,容易恢復不良生活習慣。中醫很注重日常生活調養,吃藥只是解決潛藏在體內的病灶問題,若不留意則會更加嚴重。

結語:原來廚房裡的這些不起眼的調味品居然也是中藥材哦,大家平時是不是都忽略了呢?只要我們用得好,是能夠幫助我們預防疾病、增強抵抗力等作用的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