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考試期間, 或在工作繁忙, 休息不好, 或有消化不良, 或婦女在月經前, 口唇內側、口底、軟齶或舌頭上常發生單個或兩三個圓形或卵圓形的小潰瘍, 並感到火辣辣的疼痛, 這種病叫口腔潰瘍, 俗稱口瘡。
口腔潰瘍早期表現為小紅點, 逐漸擴大, 2—3毫米或更大的粘膜表淺性潰瘍, 其潰瘍面如同菜盤狀, 呈圓形或卵圓形, 潰瘍面微凹如同菜盤底, 並有一層淡黃色薄膜覆蓋, 稱為假膜。 其四周能見到一充血帶, 呈紅暈狀, 可有自發性疼痛或因食物刺激後產生疼痛, 如熱、酸、辣、硬、油炸等食物刺激。
口腔潰瘍常常是週期性發作,
此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 但臨床觀察到復發與以下因素有關:
(1) 遺傳因素:從復發性口瘡病人的家族史中可追問到其父母有口瘡病史。
(2) 自身免疫因素:許多研究資料證明, 復發口瘡病人的血清中, 可發現免疫球蛋白A與免疫球蛋白G增加。
(3) 其他疾病:臨床資料表明, 有如下疾病時可引起口腔粘膜潰瘍復發。 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或遷延性肝炎、結腸炎、貧血、偏食、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睡眠不足、疲勞、月經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