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中醫是如何治療口瘡的

復發性口瘡中醫稱之為口瘡、口疳、口瘍、赤口瘡、熱病口瘡等, 中醫辨證施治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祖國醫學認為口瘡的病因複雜, 外多與風、火、燥邪上沖, 或口腔不潔, 口內破損邪毒直入有關;內多與心、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關係密切。 一般將口瘡辨證分為心脾積熱、陰虛火旺、氣血兩虛、陽虛夾濕型。 均應隨證加減, 辨證論治。

心脾積熱型:症見潰瘍生於唇、頰、舌面、齒齦等處, 散在多發, 如黃豆或豌豆大小, 圓形或橢圓形, 甚者可融合成片。 潰瘍中央凹陷, 上附黃白色偽膜, 周圍紅腫, 稍高起, 有灼痛感, 說話或進食時加重,

可伴有發熱、口渴、心煩、口臭、尿赤等全身症狀。 舌質紅, 苔黃, 脈數有力。 治療以清心瀉脾、消腫止痛為原則。

方劑選導赤散合清胃東加減。 由生地黃12g, 丹皮12g, 黃連9g, 淡竹葉9g, 木通6g, 黃芩9g, 梔子9g, 板藍根15g, 生石膏(先煎)24g, 升麻9g, 大黃(後入)9g, 甘草梢9g等組成。

陰虛火旺型:症見口瘡反復發作, 此起彼伏, 綿延難愈。 潰瘍孤立或有2 ̄3個, 潰瘍中央凹陷呈淺碟狀, 上覆灰白色偽膜, 周圍粘膜色淡紅或不紅, 疼痛較輕。 可伴口幹、多夢心悸、腰膝酸軟等全身症狀。 舌質紅, 少苔, 脈細數。 治療以滋陰清熱、降火斂瘡為原則。 方劑選六味地黃東加減。 由生地黃12g, 山萸肉15g, 淮山藥15g, 丹皮12g, 茯苓15g, 澤瀉15g, 地骨皮12g, 枸杞子15g, 天門冬12g, 黃芩9g, 黃柏9g, 當歸12g, 赤芍9g等組成。

氣血兩虛型:多見於體質虛弱,

或久病大病的患者。 症見口瘡反復發作, 綿延難愈。 潰瘍散在, 潰瘍中央凹陷, 上覆白色偽膜, 周圍粘膜色淡。 可伴少氣懶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口唇色淡等全身症狀。 舌質淡, 苔薄白, 脈沉細。 治療以健脾益腎、補養氣血為原則。 方劑選八珍東加味。 由黨參15g, 雲苓12g, 白術12g, 白扁豆9g, 當歸12g, 川芎12g, 赤芍9g, 熟地黃12g, 山萸肉15g, 肉桂12g, 阿膠(烊化)11g等組成。

陽虛夾濕型:多見於素體陽虛, 過用寒涼藥物失治誤治者。 症見口瘡反復發作, 綿延難愈。 潰瘍散在, 潰瘍中央凹陷, 上附白色偽膜且分泌物多, 邊緣粘膜充血不明顯。 可伴面色萎黃、四肢不溫、口淡、便溏、納差、胃脘飽脹等全身症狀。 舌質淡, 苔白膩, 脈滑或濡。 治療以溫陽健脾、祛濕理瘡為原則。 方劑選附子理中東加味。

由附子9g, 黨參15g, 茯苓12g, 白術12g, 蓮子12g, 白扁豆9g, 桔梗12g, 炙甘草6g等組成。

除此之外, 中醫還用吹藥、塗藥、漱口藥、敷藥、針灸等方法治療口瘡。 冰硼散、錫類散、柳花散、青吹口散、西瓜霜等是局部吹藥;雞蛋黃油、柿霜是局部塗藥, 用於辨證屬陰虛火旺者;濃綠茶、漱口方用以清熱解毒、消腫斂瘡, 治療辨證屬實證者;若潰瘍長久不愈, 可用吳茱萸適量, 焙乾研末, 陳醋調, 取湧泉穴, 每晚睡前貼敷, 意在引火歸源, 使上炎之火隨辛熱之物下行。

針灸可選廉泉、合谷、曲池、通裡、神門、少沖、足三裡等穴針刺, 每次2 ̄3穴, 交替使用, 中等強度刺激, 留針5 ̄10分鐘。 還可選牽正、曲池、頰車、手三裡等穴, 穴位注射, 每次取2穴, 交替使用, 每穴注射維生素B10.5ml, 或當歸液1.0ml。

還可用點刺法, 即用三棱針或毫針,

在潰瘍面上點刺放血, 多用於潰瘍紅腫較甚, 癒合較慢者。 耳針可選用口、舌、神門、胃、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脾、心等穴, 每次可選數穴, 用王不留行籽貼壓於穴位上, 每日稍加力按摩3次, 每次10分鐘, 每3次輪換穴位1次, 雙耳交替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