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 在尿毒癥期, 患兒除了有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貧血、出血傾向、高血壓等進一步加重的表現外, 還會出現各器官系統功能障礙以及物質代謝障礙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表現, 其具體的表現如下所述。
(一)神經系統症狀
神經系統的症狀是尿毒癥的主要症狀表現。 在尿毒癥早期, 患兒往往有頭昏、頭痛、乏力、理解力及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隨著病情的加重可出現煩躁不安、肌肉顫動、抽搐;最後可發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 這些症狀的發生都與下列的因素有關:
①某些毒性物質的蓄積可能引起神經細胞變性;
②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③腎性高血壓所導致的腦血管痙攣, 缺氧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 可引起腦神經細胞變性和腦水腫。
(二)消化系統症狀
尿毒癥患兒消化系統的最早症狀表現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厭食, 噁心、嘔吐或腹瀉。 這些症狀的發生可能與腸道內細菌的尿素酶將尿素分解為氨, 氨剌激胃腸道粘膜引起的炎症和多發性、表淺性小潰瘍等有關。 患兒常併發胃腸道出血。
此外噁心、嘔吐也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有關。
(三)心血管系統症狀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兒由於腎性高血壓、酸中毒、高鉀血症、鈉水瀦留、貧血及毒性物質等的作用, 可發生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損等。
(四)呼吸系統症狀
酸中毒時患兒呼吸慢而深, 嚴重時可見到酸中毒的特殊性Kussmaul呼吸。 患兒呼出的氣休有尿味, 這是由於細菌分解唾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緣故。 嚴重的患兒可出現肺水腫, 纖維素性胸膜炎或肺鈣化等病變, 肺水腫與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鈉水瀦留等因素的作用有關。 纖維素性胸膜炎是尿素剌激引起的炎症;肺鈣化是磷酸鈣在肺組織內沉積所導致的。
(五)皮膚症狀
皮膚瘙癢是尿毒癥患兒常見的症狀表現, 可能是毒性產物對皮膚感受器的剌激所引起的;有人認為它與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有關,
(六)物質代謝障礙
1、糖耐量降低
尿毒癥患兒對糖的耐量降低, 其葡萄糖耐量曲線與輕度糖尿病患者相似, 但這種變化對外源性胰島素不敏感。 造成糖耐量降低的機制可能為:
①胰島素分泌減少;
②尿毒癥時由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基礎水準增高,
③胰島素與靶細胞受體結合障礙, 使胰島素的作用有所減弱;
④有關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而致肝糖原合成障礙。
目前, 認為引起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尿素、肌酐和中分子量毒物等的毒性作用。
2、負氮平衡
負氮平衡可造成患兒消瘦、惡病質和低白蛋白血症。 低白蛋白血症是引起腎性水腫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起負氮平衡的因素有:
①患兒攝入蛋白質受限制或因厭食、噁心和嘔吐而致蛋白質攝入減少;
②某些物質如甲基胍可使組織蛋白分解代謝加強;
③合併感染時可導致蛋白分解增強;
④因出血而導致蛋白丟失;
⑤隨尿丟失一定量的蛋白質等。
尿毒癥時大量尿素可由血液滲入腸腔。
3、高脂血症
尿毒癥患兒主要由於肝臟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脂蛋白增多, 故甘油三酯的生成增加;同時還可能因脂蛋白脂肪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甘油三酯的清除率降低, 故易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這種改變可能與甲基胍的蓄積有關。
由此可見,小兒尿毒癥期除了出現一些常見的症狀表現外,還同時伴有上述的各器官症狀的改變。因此,這就在更大程度上影響了患兒的健康,故處於該期的患兒是十分危險的!
故易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這種改變可能與甲基胍的蓄積有關。
由此可見,小兒尿毒癥期除了出現一些常見的症狀表現外,還同時伴有上述的各器官症狀的改變。因此,這就在更大程度上影響了患兒的健康,故處於該期的患兒是十分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