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干擾素抗病毒治療乙肝的不良反應

干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 並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 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 從而抑制乙肝病毒的複製;同時還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力, 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 並增強抗病毒能力。 干擾素是目前用於乙肝抗病毒治療的常用藥物, 但是使用干擾素常可導致乙肝患者發生下列不良反應:

全身反應

乙肝患者服用干擾素後的全身反應主要表現為流感樣症狀, 即寒戰、發熱和不適。 劑量超過44×104單位/m2時, 注射2~6小時後即可出現發熱。 隨著療程延長,

發熱可逐漸減輕, 一般7天后可停止發熱。 為避免發熱, 可使用醋氨酚, 並在睡前注射IFNα, 或在IFN的同時服用解熱鎮痛藥。

免疫抑制

主要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75×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 應降低IFNα劑量;1~2周後複查, 如恢復, 則逐漸增加至原量。 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5×109/L和(或)血小板﹤30×109/L, 則應停藥。

自身免疫性疾病

部分乙肝患者使用干擾素後可出現自身抗體, 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糖尿病、血小板減少、牛皮癬、白斑、類風濕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樣綜合征等, 應請相關科室醫師會診共同診治, 嚴重者應停藥。

精神症狀

少量乙肝患者服用干擾素後可表現為抑鬱、妄想、重度焦慮等精神疾病症狀。 對症狀嚴重者,

應及時停用IFNα, 必要時同神經精神科醫師進一步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