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 人體的玻璃體為膠狀透明的, 填充在晶狀體後面的空腔裡, 具有固定視網膜的作用。 由於某些原因會導致膠狀物質發生沉著, 出現渾濁物漂浮在玻璃體上, 表現為玻璃體混濁。
玻璃體混濁患者的表現為看物體時, 眼前有一團蚊子樣黑影飄過, 在看向天空時, 視野內出現遊絲狀物體。 不少人在長期盯著電腦螢幕、或長期看黑板時也會出現這些情況。
長期盯著物體, 晶狀體體積增大, 睫狀肌得不到休息, 其伸縮能力下降, 就會導致晶狀體長期處於放大狀態, 結構發生改變, 從而導致近視。
臨床上, 不少高度近視的患者出現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落等嚴重的問題, 這些情況誘發的玻璃體混濁會引起視力下降, 並且治療起來非常困難, 許多患者經過2年以上的治療, 仍不能得到改善。
而實際生活中引起玻璃體混濁的原因除了近視, 眼外傷、虹膜炎等眼部疾病也是常見的誘因, 並且常常會影響到視力, 對患者的危害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