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是肝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類型, 也是肝病的併發症, 肝性腦病又稱為肝昏迷, 肝昏迷主要是肝病發展到較為嚴重的階段, 以肝昏迷患者代謝紊亂、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 肝昏迷通常表現為行為失常、意識障礙或混亂和昏迷。 肝昏迷患者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1.肝昏迷體征常見於肝掌、蜘蛛痣、黃疽、腹水、腹壁靜脈曲張等原發肝病體征外、典型的雙手撲翼樣震顫, 膝、踝關節陣攣、呼氣及尿中有特殊的肝臭際。
2.腦電圖檢查腦電圖異常、呈雙側廣泛對稱性高波幅慢波。
3.實驗室檢查肝功能明顯異常,
4.有急慢性肝病病史及原發性肝病的各種臨床表現, 肝昏迷的症狀出現前有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及利尿劑、鎮靜劑使用等誘因。 出現肝昏迷的症狀前, 行為異常, 性格改變, 定向力、理解力減退, 睡眠顛倒, 昏迷。 或欣快、多動、狂躁、多言等表現逐漸抑制而昏迷。
5.肝昏迷分期根據精神、神經系統表現和腦電圖改變、將肝昏迷分為四期。 I期(前驅期):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失常, 如欣快激動或淡漠少語。 衣冠不整或隨地便溺, 可有撲翼樣震顫, 但腦電圖正常。 Ⅱ期(昏迷前期):嗜睡和興奮交替出現。
6.簡易智力測驗目前認為智力測驗對於診斷早期肝性腦病包括亞臨床腦病最有用。 測驗內容有書寫、構詞、畫圖、搭積木等。
肝昏迷表明肝病已經處於較為嚴重的階段, 此時需要積極治療, 否則會造成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