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鑒別診斷肛瘺有方法都有哪些

1、直腸指檢

常在肛管後側、齒線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結, 有輕微壓痛, 即是原發內口。

2、觸診

低位肛瘺之瘺管, 在皮下可以摸到繩狀硬條, 由外口行向肛門, 用指按壓, 有膿液由外口流出。

3、望診

可見外口常在肛門周圍皮膚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 周圍皮膚因膿液刺激, 常有脫皮發紅, 有時有肉芽組織由外口內突出。 周圍皮膚紅紫色, 多為結核性瘺管。

4、肛瘺鑒別診斷

對其進行治療時, 應與骶骨部瘺、骶髂骨結核、肛門周圍化膿性疾病、會陰部尿道瘺及先天瘺等病症鑒別開來。

5、確定瘺道主體與支體的變化

在肛瘺檢查中, 不能單純從內口的數目, 或瘺管是直的還是彎曲的, 或者從病變的一個平面上瞭解病變的全貌;有時從肛門外部看, 僅一個外口, 症狀也不明顯, 但可能是瘺管很深, 內口尋求比較困難的複雜性肛瘺;有時瘺外口較多, 肛門皮膚病變較大, 但其主管很低, 屬於容易處理的簡單肛瘺。 因此對肛痿的診斷要具體細緻。

6、確定內口位置

因內口是肛瘺的原發病灶, 必須準確定位其內口部位和弄清其數量, 如檢查不清或定位錯誤, 必然會導致治療失敗。 因此在瘺檢查中正確判斷內口的位置及數量, 對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確定肛痿的內口位置時, 可以採用病理檢查和細菌培養、從病史上判斷內口的位置、碘油造影、肛門鏡檢查、根據外口與肛門的距離來判斷內口的部位、染色檢查、通過探針檢查及通過觸診可以幫助瞭解內口的位置等方法。

7、確定瘺管的深度與括約肌的關係

由於肛瘺的管道通過外括約肌和肛提肌, 有時管道在內括約肌之間走行, 手術中切開管道, 必然要切開有關的括約肌。 特別是通過肛門直腸環的瘺管, 切開肛門直腸環, 術後會引起肛門失禁。 因此在檢查中必須弄清瘺管走行與肛門括約肌的關係。

8、全身檢查

肛瘺雖然表現為局部病變, 但也與全身情況或某些疾病相聯繫, 絕不能忽視全身檢查。 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發生肛瘺, 往往為結核性肛瘺, 且術後創口癒合較慢;骶髂骨結核患者發生的肛瘺,

有可能是骨結核所引起的;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 有時也因併發肛門膿腫, 破潰後形成肛瘺等。 對複雜性肛瘺更應注意全身檢查, 必要時作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敏感試驗, 並注意血沉、血象變化。 或進行肛門括約肌功能測定。 對某些可疑病例, 還應作活組織病理檢查, 以確定肛瘺的性質, 並要特別觀察有無癌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