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部位因乙醯膽鹼受體減少而出現傳遞障礙的自家免疫性疾病。 臨床主要特徵是局部或全身橫紋肌于活動時易於疲勞無力, 經休息或用抗膽鹼酯酶藥物後可以緩解。 也可累及心肌與平滑肌, 表現出相應的內臟症狀。 重症肌無力少數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遺傳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這類疾病的特點之一就是病程呈慢性遷延性, 緩解與惡化交替, 大多數病人經過治療可以達到臨床痊癒(即病人的臨床症狀和體征消失,
有的患者可有一個長時間的緩解期, 但本病患者往往由於精神創傷、全身各種感染、過度勞累、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紊亂、婦女月經期等等多種因素而復發或加重病情, 因此, 重症肌無力症狀的反復性成為本病的特點。 只有認識到這一點, 瞭解引發症狀反復的誘因, 才能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和積極治療, 從而避免或減少重症肌無力症狀的反復。
症狀通常晨輕晚重, 亦可多變。 病程遷延, 可自發減輕緩解。 感冒、情緒激動、過勞、月經來潮、使用麻醉、鎮痛、鎮靜藥物、分娩、手術等常使病情復發或加重。
過度悲傷、生氣、感冒、急性支氣管炎、妊娠或分娩等都可加重肌無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