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黃疸怎麼診斷呢?寶寶出現黃疸家長擔心, 那麼及時的診斷黃疸疾病, 已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呢, 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 讓家長們更好的瞭解黃疸出現的原因, 根據黃疸病症的不同, 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
為什麼新生兒會產生黃疸呢?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 其原因複雜,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部分病理性黃疸克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 產生膽紅素腦病, 故應加強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觀察, 儘快找出原因, 及時治療。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 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
診斷: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 皮膚呈淺黃色, 鞏膜以藍為主微帶黃色, 尿稍黃但不染尿布, 第4-5天最黃, 2-3周消退, 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 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 持續時間也較久, 大約要滿月才能消退。
應對: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孩子沒有什麼不適, 一般情況下, 不需治療。
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生,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
診斷:孩子吃母乳, 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 如停止哺乳48小時, 黃疸明顯下降, 若再次哺乳, 黃疸又上升。
應對:出現母乳性黃疸, 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 也無發燒和食欲不好的症狀。 如及時停止喂母奶, 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 6-10天內全部消失。 出現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 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 待黃疸好轉後繼續用母乳餵養。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 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
診斷: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 且逐漸加重。
治療: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 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嚴重者早期可進行換血治療。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預防嚴重高膽紅素血症的重要環節是生後對黃疸的監測和出院後有效的隨訪, 對於在醫院分娩出生的嬰兒, 大多數醫院能夠做到對黃疸的常規監測。 目前發現嚴重高膽紅素血症的病例常為出院後未進行適時、有效的隨訪, 在目前大多數父母對新生兒黃疸的認識和知識較缺乏的情況下,
詳細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 讓家長們對黃疸有了很多的認識, 及早發現病因, 及時的診斷治療, 一定能讓能寶寶更好的遠離黃疸困擾, 遠離疾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