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一般從18周左右才感覺到有胎動, 大約在孕20~30周之間, 身體運動逐漸協調並開始形成休息, 活躍的週期, 此後胎動更趨成熟, 34周左右開始活躍直至38周, 此後略有減少。 由於很多因素均影響胎動的感覺, 因而個體差異較大, 重要的是每個孕婦應熟悉自身胎動的規律、頻率和特徵。
胎動計數的方法有多種, 國內常用的一日3次, 每次l小時, 3次相加乘4為12小時的胎動烽, 多數專家建議30次/12小時為正常, 20~30次/12小時為警戒, 小於20次/12小時為異常。 如每日計數3次有困難者也可以計1小時, 如大於3次/小時也屬正常。 有的學者認為,
有的學者研究胎兒行為提出幾種類型, 將胎兒行為、眼運動和胎心變化結合在一起。
I型:胎兒處於睡眠狀態, 胎兒心率的變異度較小。
Ⅱ型:頻繁胎動, 持續眼運動, 胎心率變異大, 處於活躍睡眠期。
Ⅲ型:無胎動, 眼陝速運動, 心率無加速, 這種狀態的存在有爭議。
Ⅳ型:胎動持續, 眼運動和心率加速, 這是胎兒清醒狀態。
胎兒極大部分時間表現為I、Ⅱ型, 在研究正常妊娠時發現, 胎兒處於I、Ⅱ型狀態和胎兒的尿量也有關。
母親的胎動計數雖有個體差異, 但多數觀察表明:自數胎動和儀器計數之間有很好的相關性, 超聲下見到的胎動, 其中80%可被母親感覺, 因此, 胎動的明顯改變, 甚至停止, 若被及時發現可獲得挽救胎兒的機會。
由此可見, 孕母對胎動變化的仔細觀察, 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並立即採取相應措施, 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