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慢性肝炎的檢查方法

一、組織病理學檢查

慢性肝炎的基本病變為小葉內除有不同程度肝細胞變性和壞死外, 匯管區及匯管區周圍炎症常較明顯,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纖維化, 根據其程度分別分為1~4級(G)和1~4期(S)。

二、輔助檢查

1、生化學檢查:

1)ALT和AST血清水準一般可反映肝細胞損傷程度, 最為常用。

2)膽紅素通常血清膽紅素水準與肝細胞壞死程度有關, 但需與肝內和肝外膽汁淤積所引起的膽紅素升高鑒別。 肝衰竭患者血清膽紅素常較高, 且呈進行性升高, 也可出現膽紅素與ALT和AST分離現象。

3)凝血酶原時間(PT)也是反映肝臟凝血因數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標。

4)膽鹼酯酶、血清白蛋白反映肝臟合成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下降或球蛋白升高, 表現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

5)甲胎蛋白(㈣明顯升高往往提示HCC, 故用於監測HCC的發生;AFP升高也可提示大量肝細胞壞死後的肝細胞再生, 可能有助於判斷預後。 但應注意AFP升高的幅度、持續時間、動態變化及其與ALT、AST的關係, 並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和B超等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2、 HBV血清學檢測:HBV血清學標誌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 目前常採用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或化學發光法等檢測。

3、HBVDNA、基因型和變異檢測:

1)HBV DNA定性和定量檢測反映病毒複製情況或水準, 主要用於慢性HBV感染的診斷、血清HBV DNA及其水準的檢測,

以及抗病毒療效。

2)HBV基因分型常用的方法有:①基因型特異性引物PCR法;②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法(RFLP);③線性探針反向雜交法(INNO-LiPA):④PCR微量板核酸雜交酶聯免疫法:⑤基因序列測定法等。 但目前國內尚無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的HBV基因分型試劑盒。

3)HBV耐藥突變株檢測常用的方法有:①HBV聚合酶區基因序列分析法;②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法(RFLP);③螢光即時PCR法;④線性探針反向雜交法等。

4、病原學檢查:病毒性慢性肝炎有相應病毒血清學標誌陽性結果, 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有多種自身抗體陽性, 如抗核抗體(ANA)、抗平滑肌抗體(ASMA)、線粒體抗體(AMA)、肝細胞膜抗體(LSP抗體和抗LMA), 但病毒性慢性肝炎偶爾可測到某些自身抗體低濃度升高。

5、超聲檢查可供分度參考:輕度:肝脾無明顯異常改變;中度:可見肝內回聲增粗, 肝臟和(或)脾臟輕度腫大, 肝內管道(主要指肝靜脈)走行多清晰, 門靜脈和脾靜脈內徑無增寬;重度:B超檢查可見肝內回聲明顯增粗, 分佈不均勻;肝表面欠光滑, 邊緣變鈍;肝內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輕度狹窄、扭曲;門靜脈和脾靜脈內徑增寬;脾臟腫大;膽囊有時可見“雙層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