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粗糙, 愛起小米粒一樣的疙瘩, 上面還有小黑頭, 尤其是胳膊和腿上密密麻麻的, 摸起來棘手, 這是肺的功能不好。
“肺在體合皮”, 管理汗孔的開合, 肺的功能不好, 汗孔就不能正常開關了。 而皮膚代謝的垃圾是要隨著汗液排出去的, 汗孔半開不開, 垃圾過不去, 就要在毛孔堆積, 慢慢把毛孔堵住了, 所以會在那兒起小疙瘩。
我們的胳膊腕和大腿出汗相對比較少, 因此這地方的疙瘩會比其他地方密集, 如果想治標又治本的話就得靠列缺穴了, 還要想辦法出汗。 列缺是肺經上的的穴位,
肺的功能正常了, 汗孔當開則開, 當合則合, 體內垃圾自然排得暢通無阻。 兩手交握, 左手食指在右腕背部, 食指下就是列缺穴, 打到之後直接用食指按壓3分鐘就可以, 肺經經氣最旺盛是在早上3-5點, 正是睡覺的時候, 我們的按壓可以改在上午9-11點脾經最旺的時候。 脾經跟肺經最親近, 它們是同名經, 一個手, 一個在足。 除了手指按壓, 還可以用熱毛巾敷, 或者艾條灸。
皮膚粗糙如何進行日常護理
中性皮膚:中性皮膚本身比較理想光潔, 保養時注意清潔、爽膚、潤膚以及按摩的周護理。 注意日補水、調節水油平衡的護理。
幹性皮膚:幹性皮膚的肌膚水份、油份均不正常,
油性皮膚:油脂分泌旺盛、T部位油光明顯、毛孔粗大、常有黑頭等。 保養時注意隨時保持皮膚潔淨清爽, 少吃刺激性食物, 注意補水及皮膚的深層清潔, 控制油份的過度分泌。
混合性皮膚:多為面孔T區部位易出油, 其餘部分則乾燥, 並時有粉刺發生。 保養時注意按偏油性、偏幹性、偏中性皮膚分別側重處理, 在使用護膚品時, 先滋潤較幹的部位, 再在其它部位用剩餘量擦拭。 注意適時補水、補營養成份、調節皮膚的平衡。
敏感性皮膚:皮膚較敏感, 皮脂膜薄, 皮膚自身保護能力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