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1:極不合群
物流公司職員王先生
雖然我們公司新進的職員上班時基本都是坐在辦公桌前處理單據等, 並不需要性格過分熱情開朗或者為人八面玲瓏, 但是公司當然也不希望找一個類似於患自閉症的職員每天像空氣一樣地存在。 新來的一批職員中有一個女孩子就內向得讓人受不了。
本來, 新人剛入職場, 利用中午吃飯時間可以和同事們聊聊天、吃吃飯熟絡起來, 有幾個新人的確是這麼做的, 也已經融入了大團體, 但是這位新人愣是堅持每天自己帶飯來, 時間一到, 微波爐裡一轉, 就躲到會議室的角落裡一個人吃悶飯去了。
排名第2:太愛表現
廣告公司總代理劉先生
我們公司新進來的一個員工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 他本身是學日語專業的, 但是工作中暫時沒有他專業的“用武之地”。 然而, 他似乎並不甘心這樣的狀況, 仿佛不用到日語就難受得無法工作似的。 於是, 平時同事交流或者開玩笑, 有事沒事他總會夾雜幾句日語, 如果在場有人聽得懂還好, 問題是同事中沒有一個懂日語的。 他也不顧這樣的表現會讓別人產生什麼樣的反感,
排名第3:推卸責任
人事專員韓小姐
我最討厭的新人是那種不肯承認自己錯誤的人, 聽不得別人批評, 總喜歡推卸責任。 別看新人一般都很嫩, 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人“以嫩賣嫩”。
有一些新人直到做了一兩個月後, 還會有一種把自己當作新人的心態, 覺得其他同事應該照顧自己。 新人開始一兩次說自己沒經驗犯了錯沒關係, 大家都可以諒解, 但是一遇到問題就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勢必引起旁人反感。 在職場中, 推卸責任的人本身就不受人尊敬, 何況新人與周圍的環境還沒有完全磨合好, 這樣如何在職場中建立個人品牌?我只能說, 這樣的新人, 往往面臨人際關係的危機。
排名第4:行為怪異
貿易公司業務組姚先生
我們曾經來過一位新員工,
經過查證, 發覺她並沒有禿髮、掉發的尷尬, 就更加不明白她為什麼那麼喜歡戴著帽子。 最近大片《達芬奇密碼》上映, 我們越發覺得她的背影看上去很像電影中的異教徒, 不由得讓大家都產生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另外,她走路的聲音也很輕,整天戴著帽子不發聲音地移來移去,平添大家的恐懼感。後來我們試著跟她提出,但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可以說她是很執著地喜歡戴帽子吧。到最後,我們實在忍無可忍了,向公司領導反映,公司領導出面向該員工提出了想法。最後該新員工也很知趣地改換門庭了。${FDPageBreak}
排名第5:敷衍了事
展會公司專案負責人麥先生
新人來公司,總是要從基本的工作開始做起,在慢慢適應的過程中瞭解並熟悉整個工作環節的流程。何況,展會業的工作內容和流程就是這樣,籌備期比較長,工作內容也比較繁雜瑣碎,但是只有經歷過這個過程,才會對最終舉辦成功一個項目有成就感。在漫長的準備階段,展會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宣傳、招商、租借、反復確認等,不斷地打電話給參展商確認一些細節問題。
這份工作看似簡單,但是整天握著聽筒打電話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所以,我們的一位新人就因此而受不了,開始“搗漿糊”了。找全了名單叫他第一遍打電話推薦我們正在籌備的這個展會,問問對方有沒有興趣參展,他一開始打得很賣力,可是畢竟工作太單調,後來他就開始偷懶了。我在旁邊偷偷觀察他,發現到最後,凡沒打通的或者暫時找不到負責人的電話,他就忽略不打了。然後向我們報告說這些單位不準備參加本次展會。這是何等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又會讓公司產生多少損失?這樣的新人一開始太讓人詫異,經過我暗示指點,也沒見他工作態度積極一點,反而因為有了“前科”而讓我放不下心,每次他報告什麼事情有問題或者無法完成,我總會認為他有敷衍了事的嫌疑。我相信沒有哪個公司喜歡擁有這種工作態度的員工。
排名第6:不拘小節
李先生部門主管
現在的年輕人特別講究個性,原來公司裡有個新來的,男生,他戴一個耳釘,頭髮染黃,一小撮一小撮的。每次一進來都會令大家眼前一亮,牛仔褲上剪幾個大洞,電腦包斜挎在身上,走起路來鬆鬆垮垮。做事明顯帶有自我標籤,而且喜歡跟潮流。我為此特地跟他談過,他說穿西裝穿得太死板了,沒有年輕人的感覺。我就讓他到寫字樓的大門口,看看走下來年齡差不多的人穿的是什麼。
一些新人真的很不懂禮貌。進門自己先進、出門自己先出,主管、同事走到他身邊說事情,作為新人第一時間要站起來,這些都是很基本的禮儀,而我看到很多的職場新人,往靠墊上一靠,二郎腿一翹,很沒有教養。企業是由很多人組成的一個團隊,你過了頭就會影響大家。
排名第7:缺乏主動
林先生行銷主任
新人剛來公司都會接受培訓,而且我們老員工一般也都會説明他們,但是很多新人就像算盤一樣撥一撥動一動,不撥就不動,人家不來教他,他也就不學了,就等在那兒等別人來教。有一次,我剛剛招聘一個學生,結果一個星期,我看見她在那裡上網,百無聊賴的樣子。我把小女孩找到辦公室談話,問她當初選擇我們公司的目的是什麼?她說看大家在忙,不知道該幹什麼,所以只好上上網,看看這裡、看看那裡。我說你不知道該幹什麼就要不恥下問,這是你的主動性不夠,在家裡你的父母會為你準備好一切,在企業不同,企業是要通過你們生存發展的,你要為企業做事情。
很多新人招聘的時候說自己什麼都會幹。去了之後做錯事情卻說公司沒有培訓。學校裡學的東西在企業裡面可能會過時,這跟知識結構不匹配有關,所以作為大學生進入企業之後要不斷學習,保持知識方面的更新,同時保持自己在職場上、行業裡的競爭力。即使你在大學裡面英語拿到專業八級,但是到了企業裡面發現還是需要學,因為在一個行業裡面有很多的專業術語。
在企業裡面一定要讓自己處在不斷的學習狀態,學習別人的經驗、學習別人好的處事方法和態度,還有知識方面的更新,要比較多地瞭解自己所處的這個行業以及所在的企業將會用到的知識。
排名第8:過於稚氣
徐小姐職員
公司每年都會招收一些新鮮血液進來,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深知他們的種種迷茫和無奈,所以,對他們還是比較理解和照顧。新入職場確實會有很多需要向前輩們請教的地方,但是可能帶新人的經歷太多,有時候覺得有點煩。其實,也不能怪他們不努力,真的是這些孩子的社會經歷太少,一遇到狀況就六神無主。總覺得他們依賴性很強,仍舊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
有一次,讓一個新人給外地的供應商匯款,很簡單的事,結果她卻連著兩次因為粗心而把單據填錯,款全數退回。最終還是我親自出馬才弄好。看著她慌張的模樣,我也不好意思責備,對於那種一說就哭的新人我更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還沒拿她怎樣,她就哭得梨花帶雨似的。
剛剛從學校進入社會,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新人在這樣的時候,不能還像在家裡那樣任性嬌氣,總把自己當孩子。畢竟這裡不是幼稚園,做錯了事情還要人哄著。這是上班的地方,新人要聽得進善意的批評。
另外,她走路的聲音也很輕,整天戴著帽子不發聲音地移來移去,平添大家的恐懼感。後來我們試著跟她提出,但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可以說她是很執著地喜歡戴帽子吧。到最後,我們實在忍無可忍了,向公司領導反映,公司領導出面向該員工提出了想法。最後該新員工也很知趣地改換門庭了。${FDPageBreak}
排名第5:敷衍了事
展會公司專案負責人麥先生
新人來公司,總是要從基本的工作開始做起,在慢慢適應的過程中瞭解並熟悉整個工作環節的流程。何況,展會業的工作內容和流程就是這樣,籌備期比較長,工作內容也比較繁雜瑣碎,但是只有經歷過這個過程,才會對最終舉辦成功一個項目有成就感。在漫長的準備階段,展會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宣傳、招商、租借、反復確認等,不斷地打電話給參展商確認一些細節問題。
這份工作看似簡單,但是整天握著聽筒打電話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所以,我們的一位新人就因此而受不了,開始“搗漿糊”了。找全了名單叫他第一遍打電話推薦我們正在籌備的這個展會,問問對方有沒有興趣參展,他一開始打得很賣力,可是畢竟工作太單調,後來他就開始偷懶了。我在旁邊偷偷觀察他,發現到最後,凡沒打通的或者暫時找不到負責人的電話,他就忽略不打了。然後向我們報告說這些單位不準備參加本次展會。這是何等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又會讓公司產生多少損失?這樣的新人一開始太讓人詫異,經過我暗示指點,也沒見他工作態度積極一點,反而因為有了“前科”而讓我放不下心,每次他報告什麼事情有問題或者無法完成,我總會認為他有敷衍了事的嫌疑。我相信沒有哪個公司喜歡擁有這種工作態度的員工。
排名第6:不拘小節
李先生部門主管
現在的年輕人特別講究個性,原來公司裡有個新來的,男生,他戴一個耳釘,頭髮染黃,一小撮一小撮的。每次一進來都會令大家眼前一亮,牛仔褲上剪幾個大洞,電腦包斜挎在身上,走起路來鬆鬆垮垮。做事明顯帶有自我標籤,而且喜歡跟潮流。我為此特地跟他談過,他說穿西裝穿得太死板了,沒有年輕人的感覺。我就讓他到寫字樓的大門口,看看走下來年齡差不多的人穿的是什麼。
一些新人真的很不懂禮貌。進門自己先進、出門自己先出,主管、同事走到他身邊說事情,作為新人第一時間要站起來,這些都是很基本的禮儀,而我看到很多的職場新人,往靠墊上一靠,二郎腿一翹,很沒有教養。企業是由很多人組成的一個團隊,你過了頭就會影響大家。
排名第7:缺乏主動
林先生行銷主任
新人剛來公司都會接受培訓,而且我們老員工一般也都會説明他們,但是很多新人就像算盤一樣撥一撥動一動,不撥就不動,人家不來教他,他也就不學了,就等在那兒等別人來教。有一次,我剛剛招聘一個學生,結果一個星期,我看見她在那裡上網,百無聊賴的樣子。我把小女孩找到辦公室談話,問她當初選擇我們公司的目的是什麼?她說看大家在忙,不知道該幹什麼,所以只好上上網,看看這裡、看看那裡。我說你不知道該幹什麼就要不恥下問,這是你的主動性不夠,在家裡你的父母會為你準備好一切,在企業不同,企業是要通過你們生存發展的,你要為企業做事情。
很多新人招聘的時候說自己什麼都會幹。去了之後做錯事情卻說公司沒有培訓。學校裡學的東西在企業裡面可能會過時,這跟知識結構不匹配有關,所以作為大學生進入企業之後要不斷學習,保持知識方面的更新,同時保持自己在職場上、行業裡的競爭力。即使你在大學裡面英語拿到專業八級,但是到了企業裡面發現還是需要學,因為在一個行業裡面有很多的專業術語。
在企業裡面一定要讓自己處在不斷的學習狀態,學習別人的經驗、學習別人好的處事方法和態度,還有知識方面的更新,要比較多地瞭解自己所處的這個行業以及所在的企業將會用到的知識。
排名第8:過於稚氣
徐小姐職員
公司每年都會招收一些新鮮血液進來,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深知他們的種種迷茫和無奈,所以,對他們還是比較理解和照顧。新入職場確實會有很多需要向前輩們請教的地方,但是可能帶新人的經歷太多,有時候覺得有點煩。其實,也不能怪他們不努力,真的是這些孩子的社會經歷太少,一遇到狀況就六神無主。總覺得他們依賴性很強,仍舊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
有一次,讓一個新人給外地的供應商匯款,很簡單的事,結果她卻連著兩次因為粗心而把單據填錯,款全數退回。最終還是我親自出馬才弄好。看著她慌張的模樣,我也不好意思責備,對於那種一說就哭的新人我更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還沒拿她怎樣,她就哭得梨花帶雨似的。
剛剛從學校進入社會,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新人在這樣的時候,不能還像在家裡那樣任性嬌氣,總把自己當孩子。畢竟這裡不是幼稚園,做錯了事情還要人哄著。這是上班的地方,新人要聽得進善意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