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俗稱“三把利劍”——“藥物、搭橋、介入”。
首先談談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冠心病最基本的治療, 通過藥物來降低心肌的氧消耗量來減輕、緩解症狀, 然而單純用藥雖然有效, 但不能使堵的血管疏通, 對嚴重的心絞痛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第二種就是外科搭橋術。 是指開胸之後, 在狹窄的血管處用自身的血管搭橋, 血流繞過狹窄從新搭的橋上流過。 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緩解症狀, 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 改善愈後。 但是, 做心外科手術需要開胸和全身麻醉, 手術創傷比較大, 病人的恢復時間也比較長,
第三種療法是介入療法。 介入治療既不同於藥物治療, 也不同於外科搭橋術, 它是近年興起的新型治療方法。 它是由從人體外周血管(比如橈動脈, 或者大腿根部的股動脈)經皮穿刺, 穿上一種帶有特殊裝置的導管, 沿著血管到達心臟旁邊的冠狀動脈內進行氣囊擴張, 利用球囊擴張的機械性擠壓作用將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擴開。 如果擴開之後, 有的病人出現塌陷而彈性回縮, 我們還可以往裡面放一個金屬支架, 把它撐起來, 防止塌陷, 所以, 球囊擴張或是支架,
作為冠心病病人到底該採取哪種方法治療, 我們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 全身情況, 冠狀動脈的造影結果綜合考慮,
健康的生活方式, 早期發現和正規治療是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那麼冠心病的病人為什麼要終生治療呢?剛才提到, 不論藥物、外科搭橋手術、還是介入治療, 解決的只是血管病變的局部問題, 對整個血管病變, 這三種方法無論哪一種都無法改變動脈硬化整體的病變和發展。 所以, 在術後要做好長期甚至是終生的預防, 防止病變再次發作。 我們應該積極採取各種預防措施, 防止過早發生動脈硬化, 或即使發生了動脈硬化, 也要延緩它進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