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景嶽全書》
本方由石膏、熟地黃、麥冬、知母、牛膝諸藥組成。 用於胃熱陰虛之牙痛、頭痛、齒松牙齦出血, 煩熱口渴, 舌幹紅, 胎黃而乾等症。 有清胃滋陰之功。 「玉女」, 有三種說法:一指古代道家稱腎為「玉女」, 本方可滋補腎水, 故名。 一指
觀音菩薩左有「金童」, 手持淨瓶, 右有玉女, 手持柳枝, 觀音用柳枝醮淨瓶之水, 灑於大地則清涼滋潤, 喻本方有滋陰降火之功。 一指石膏其色白無暇, 性陰寒, 象徵「玉女」。 本方以狀如「玉女」之石膏為主, 既補腎水之不足, 又瀉胃火之有餘, 宛若觀音大士用柳枝醮淨瓶之水灑於大地一樣,